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王猛的意思、王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王猛的解释

王猛(325-375) : 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三十岁时,东晋大将桓温进兵关中,他曾往见,扪虱而谈天下大势。后为苻坚谋士,得到信任。苻坚即位后,官至丞相,为前秦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病危前,劝苻坚不要攻晋,但未被采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王猛(325年-375年),字景略,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据《晋书》记载,其名"猛"取自《周易·说卦》"乾以君之,坤以藏之"的刚健之意,在汉语中本义为勇猛刚强,后引申为果敢决断的特质。作为前秦丞相,他辅佐苻坚推行"治乱世用重典"的法治政策,史称其执政期间"政理称举,兵强国富",其名号中的"猛"恰与其雷厉风行的改革风格相契合。

在军事方面,王猛先后平定匈奴、羌族叛乱,指挥的潞川之战以少胜多被载入《资治通鉴》。其用兵之道被后世总结为"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这一战略思想至今仍被军事研究者所重视。太和六年(371年)颁布的《求言令》,更开创了古代中国"广开言路,察纳雅言"的政治典范,该文献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部。

网络扩展解释

“王猛”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含义,但作为历史人物的解释最为核心。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人物基本信息 王猛(325-375年),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出身贫寒,早年以贩卖畚箕为生,后隐居华阴山研读兵书,因“扪虱而谈”典故闻名。

二、主要历史贡献

  1. 政治改革:任丞相期间推行法治,整肃吏治,抑制豪强,选拔贤能,使前秦实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
  2. 军事成就:统兵灭前燕、平李俨,助苻坚统一北方,被赞“功盖诸葛第一人”。
  3. 经济政策: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开创前秦小康局面。

三、争议与评价

  1. 是否汉奸:因辅佐氐族政权,被部分观点质疑。但氐族已高度汉化,且王猛政策延续汉制,多数史学家认为其维护了中原文明延续。
  2. 历史地位:与诸葛亮并称,但更注重法治与务实,《晋书》评其“无罪不刑,无才不任”。

四、名字寓意解析 • 王:象征尊贵,常用于人名 • 猛:含力量强大、气势雄壮之意 现代姓名学认为该名寓意忠诚、不屈不挠()。

注:关于“临终劝苻坚勿攻东晋”的预言及其历史影响,可参考《晋书》等正史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悲黄犬驳窦不经之说超轶絶尘船乘楚壤糍团祠祝淙啮当运打游击跌跌爬爬对转恩榜匪存腐旧福乡耕当问奴耕学革逐弓弓贡市卦兆鬼磷还元化心夹袋人物贾商基础教育九腹糠星劳兵乱道鸬鸟船慢弛漫坡馍馍内史府朋从翩蹮耆老清切青织戺庭衰孑庶侈庶姓蒜颗贪妬淌凌讨阅提取通商铜象亡躯问荆香骨向善险韵崤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