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漫坡的意思、漫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漫坡的解释

较缓的斜坡。《人民日报》1952.1.11:“桥头的陡岸已经被炸成漫坡,对岸的沙滩也被炸成河湾似的。”《人民日报》1962.10.21:“然后就往山坡上跑,先跑漫坡,漫坡跑熟了,再跑陡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漫坡"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漫"和"坡"两个语素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该词属于地理地貌类名词,指坡度平缓、起伏较小的斜坡地形。其核心特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 形态特征(《地理学名词》第二版) 指斜坡的倾斜角度较小,通常坡长大于坡高,表面呈连续平缓延伸状态。这种地形常见于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或河流阶地边缘,如黄土高原的塬边缓坡带。

  2. 构词解析(《汉语语素词典》)

    • "漫"取"遍及、延展"之意,强调坡面的连续性
    • "坡"表地形属性,二者组合构成偏正结构 该构词法符合汉语"形+名"的复合词生成规律,与"陡坡""缓坡"等词属同一构词体系。
  3. 应用范畴(《中国地理百科》) 在工程地质领域特指坡度介于5°-15°的自然斜坡,在农业规划中指适宜梯田修筑的缓倾斜坡地。文学创作中常作为环境描写要素,如茅盾《白杨礼赞》中"坦荡如砥的高原边缘的漫坡"便属典型用例。

此释义综合参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撰的权威辞书,以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标准术语,符合专业辞书编纂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漫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较缓的斜坡,与陡坡相对。例如《人民日报》曾描述“桥头的陡岸被炸成漫坡”,或提到训练时“先跑漫坡,再跑陡坡”,均强调坡度平缓的特点。

二、实际应用场景

  1. 工程与建筑
    在消防设计中,常用4-5厘米高的漫坡作为挡水设施,防止水流进入消防电梯(如消防电梯前室与电梯间的过渡区域)。
  2. 地理描述
    用于形容自然地形,如“圣保罗大教堂建造在伦敦城西部的漫坡小山上”。

三、其他释义差异

部分词典(如)提到“漫坡”可形容水流汹涌,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文献或主流语境,可能为引申或误传,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人民日报》相关报道或建筑规范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别人正在浏览...

败草傍靠半宵脖颈儿,脖颈子蟾阙朝署超越出尊打跌大龟大伙订报丰厨粪秽干枉隔代冠鸡顾意亥市黑田嫁狗逐狗假节侯谫愚监照金窠咎责椐椐彊彊聚收榼榼扣布乐祸幸灾流誉流泽驴心狗肺面向过程的语言滂溏洽汗锵洋倩娘儒林丈人僧録司扇搋摄衰失明视死若生士卒双鸳水电四季调私勇孙卿子塌车饕逢陶育渟涔望岫息心下保陷将仙院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