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亡虏的意思、亡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亡虏的解释

逃亡的罪人。《汉书·田儋传》:“ 横 始与 汉王 俱南面称孤,今 汉王 为天子,而 横 乃为亡虏,北面事之,其媿固已甚矣。” 三国 魏 阮籍 《采薪者歌》:“ 留侯 起亡虏,威武赫荒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亡虏”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亡虏(拼音:wáng lǔ)指逃亡的罪人,即因犯罪或战败而逃亡的人。

二、引证解释

  1. 《汉书·田儋传》:

    “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北面事之,其媿固已甚矣。”
    此处指田横从诸侯王沦为逃亡的罪人,表达身份落差带来的耻辱。

  2. 阮籍《采薪者歌》:

    “留侯起亡虏,威武赫荒夷。”
    张良(留侯)曾因刺杀秦始皇失败而逃亡,后成为辅佐刘邦的名臣,体现“亡虏”逆袭的典故。

三、用法与语境

四、补充说明

如需更深入解析,可参考《汉书》或《阮籍集》相关篇章。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亡虏》的意思

《亡虏》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战争中被敌方抓获或陷入敌方控制区的战俘。

《亡虏》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亡虏》的拆分部首为亠(头部)和虍(虎字的部分),其笔画数为9画。

《亡虏》的来源

《亡虏》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云汉》一章中,用来形容敌方缴获的战俘。后来在汉字发展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专门描述战俘的词汇。

《亡虏》的繁体

《亡虏》的繁体字为「亡虜」。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亡虏」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亡」字的上方有一个「㔾」(读作"冖")部分,而「虏」字的虍部分则画成两横交叉的叉(读作"叉叉"),整体写法较为复杂。

《亡虏》的例句

1. 那支队伍被敌方包围后,成了亡虏。

2. 在战争中,许多士兵不愿成为亡虏,选择了英勇战斗。

《亡虏》的组词

1. 俘虏: 指被敌方控制的战俘。

2. 亡命: 指没有归附的逃亡者。

3. 投降: 指在战争中向敌方投降。

《亡虏》的近义词

1. 战俘

2. 待俘

《亡虏》的反义词

1. 释放: 指战争结束后被解放或释放出来。

2. 解救: 指被解救出敌方控制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