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亡虜的意思、亡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亡虜的解釋

逃亡的罪人。《漢書·田儋傳》:“ 橫 始與 漢王 俱南面稱孤,今 漢王 為天子,而 橫 乃為亡虜,北面事之,其媿固已甚矣。” 三國 魏 阮籍 《采薪者歌》:“ 留侯 起亡虜,威武赫荒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亡虜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亡”與“虜”二字構成,需分釋其本義及引申義:

  1. 本義解析

    • 亡:本義為逃亡、流亡。《說文解字》釋:“亡,逃也。”引申為失去、滅亡㈠。
    • 虜:指戰争中俘獲的人,後泛指俘虜、奴仆。《玉篇·毋部》載:“虜,獲也。”㈡。

      合稱“亡虜”即逃亡的俘虜,特指從囚禁中脫逃的戰俘或罪人。

  2. 引申義與文獻用例

    在曆史文獻中,“亡虜”常指流亡的罪人或叛逃者,含貶義。如《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司馬貞《索隱》注:“亡虜,謂亡命虜略之人。”㈢,此處以“亡虜”隱喻韓信早年流亡無依的身份。

  3. 權威辭書釋義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釋:“亡虜,逃亡的俘虜;亦泛指逃亡的罪人。”㈣。
    • 《古代漢語詞典》強調其語境特征:“多用于指稱因罪逃亡者,常見于秦漢史籍。”㈤。

來源說明:

㈠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㈡ 顧野王《玉篇》,中國書店影印本。

㈢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點校本。

㈣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㈤ 張雙棣等編《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亡虜”是一個漢語詞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亡虜(拼音:wáng lǔ)指逃亡的罪人,即因犯罪或戰敗而逃亡的人。

二、引證解釋

  1. 《漢書·田儋傳》:

    “橫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為天子,而橫乃為亡虜,北面事之,其媿固已甚矣。”
    此處指田橫從諸侯王淪為逃亡的罪人,表達身份落差帶來的恥辱。

  2. 阮籍《采薪者歌》:

    “留侯起亡虜,威武赫荒夷。”
    張良(留侯)曾因刺殺秦始皇失敗而逃亡,後成為輔佐劉邦的名臣,體現“亡虜”逆襲的典故。

三、用法與語境

四、補充說明

如需更深入解析,可參考《漢書》或《阮籍集》相關篇章。

别人正在浏覽...

百出備邊崩頹伯理采樵草薦車馬費瞋心攢動錯比曡遘頂門杈短狐繙讨棼雜複又功率計黑婁婁很戾候謝槐省棘署還淳返樸黃蒼蒼計結救火投薪戢羽康盛阚月可望不可即劻濟諒節煉蜜僚機憀悢寥窙貍奴龍鳳錢淪退率情闾胥廟貌明昞鳴鳳朝陽鳴桹木檄内闼牛脣坡仙起膘酋領羣議馺娑折辯剩菜殘羹生割沈雅耍橫殊心隨緣樂紊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