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懊憹曲的意思、懊憹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懊憹曲的解释

亦作“ 懊儂曲 ”。亦作“ 懊恼曲 ”。即《懊憹歌》《南齐书·王敬则传》:“ 仲雄 於御前鼓琴,作《懊儂曲》,歌曰:‘常叹负情儂,郎今果行许。’” 唐 温庭筠 作有《懊恼曲》一首。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尤大鼻》:“女曰:‘《懊憹》之曲,《子夜》之声,但堪囉嗊於一时,詎足喤聒於大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懊憹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一种曲调名,属清商曲辞,其名源自江南吴地方言,意为“懊恼”“烦闷”。该曲调以抒发男女恋情中的愁苦、怅惘之情为核心主题,语言质朴率真,体现了南朝民歌的典型风格。以下从汉语词典及文学角度详释其义:


一、词义溯源与构成


二、文学内涵与情感表达

  1. 主题:哀婉缠绵的闺情

    曲辞多描写女子因相思离别产生的愁绪,如“丝布涩难缝,令侬十指穿。黄牛细犊车,游戏出孟津”等句,借日常物象隐喻爱而不得的苦闷。

  2. 语言风格:双关隐语与方言特色

    善用谐音双关(如“莲”谐“怜”)、方言词汇(如“侬”代指“我”),体现江南地域文化色彩,情感表达含蓄而浓烈。


三、文化影响与流变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七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页987。
  2.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六),中华书局,2017年,页665-668。
  3.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页112-115。

网络扩展解释

懊憹曲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因心情烦躁、苦闷而难以入睡的状态,常用来描述情绪低落或心绪不宁的情景。

二、字词解析

三、历史渊源与文学关联

  1. 乐府诗别称:该词是乐府诗题《懊憹歌》的别称,也写作“懊侬曲”“懊恼曲”。
  2. 文学作品:
    • 《南齐书》记载,王敬则之子王仲雄曾于御前弹唱此曲,歌词暗含讽喻。
    • 唐代温庭筠以此为题创作诗歌,清代和邦额也在《夜谭随录》中提及。

四、演变与用法
最初为东晋南朝吴地民歌,后逐渐演变为表达哀怨愁思的固定诗题。现代多用于形容复杂情绪,较少特指乐曲本身。

注:该词发音为ào náo qǔ(注音:ㄠˋ ㄋㄠˊ ㄑㄩˇ),相关变体写法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变幻无穷鬓葆倡卒陈醋斥兵锉屑错指单峯驼打中火蠹籍访觅俯聆绠短绝泉宫槐还正黑练阖门滑雪板家大人甲流积博籍设九纪聚脣孔艰控抑柳棬龙城马伯六毛节牛鬼少年牛羊勿践瓯脱屏窜乾耗千秋节启碇伽陀罗请风光戚切泉窝桑户桊枢上弟觞酌生果施舍霜角水电站讼学宿读糖萝卜啼眼通共谓何五四运动香菜相船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