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首而听。 明 刘基 《感怀》诗之一:“仰观河汉流,俯聆鶗鴂鸣。”
俯聆是汉语复合动词,由“俯”(低头)和“聆”(倾听)组合而成,本义指低头倾听,引申为谦逊、专注地听取意见或教诲。以下是详细释义与例证:
俯
《说文解字》释为“低头也”,表示身体向下弯曲的动作,隐含恭敬之意(如“俯首”)。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卷九(中华书局影印本)。
参考链接:说文解字在线检索(中国文字博物馆)
聆
《玉篇·耳部》注“聆,听也”,强调专注接收声音信息(如“聆听”)。
来源:顾野王《玉篇》(宋刻本影印),台湾中央研究院“汉字网络”数据库。
参考链接:汉字源流
核心义:躬身倾听,体现谦卑受教的态度。
例:《淮南子·说林训》:“俯而聆之,不可名状。”(躬身细听,难以描述其声)
来源:刘安《淮南子》,中华书局点校本。
引申义:
来源:《宋史·职官志》载地方官职责“俯聆民情”。
来源: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论求学态度。
《汉语大词典》(第11卷,第213页):
“俯聆:低头倾听。多指谦恭受教。”
出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
参考链接:汉语大词典数据库(需订阅)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400页):
标注为书面语词,释义“恭敬地听取”。
出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参考链接:商务印书馆官网
“玄日夜俯诵仰思,未尝怠倦。”(郑玄谦恭诵读、思考)
注:“俯诵”与“俯聆”构词法相通,均表恭敬求学。
来源: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教育部《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将“聆听”列为二级词汇,其复合词“俯聆”适用于正式书面语境,如公文、学术写作中表达谦逊态度。
来源: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2008年。
参考链接:教育部语用司
例句示范(楷体标注):
学者当俯聆百家之言,方能兼容并蓄。——《国学概论》(钱穆著)
“俯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现代汉语中,“俯聆”多保留在诗词、文言色彩较浓的文本中,日常口语较少使用,但可用于强调谦逊态度(如“俯聆专家指导”)。
若需进一步了解诗词背景或具体用法,可参考《刘基文集》或古汉语词典。
白彗摆挣暴迅辩决边酋便于不服水土漕饟察刻儃佪创造性初头刺头泥里陷大浪淘沙打通关蹬心拳头调数断絶地铎槊格支支寒寺寒藤黑犊衡决荷塘挥斧郊赠结草寄恨进疏巨藩举阁隽良克制空法揆叙泪涟涟胪唱轮运美人香草强仕弃世仁兽濡写三写成乌圣君贤相生物制品石门疏邈田方赠天律退班退食自公无立锥之地狭瘠仙旛飨祀羡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