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柳棬的意思、柳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柳棬的解释

《孟子·告子上》:“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后因以“柳棬”泛指用柳条编成的杯、盂之类的容器。《旧唐书·中宗纪》:“幸 临渭亭 修禊饮,赐羣官柳棬以辟恶。” 宋 范成大 《固城》诗:“柳棬凉罐汲泉遥,味苦仍咸似海潮。”原注:“﹝ 固城镇 ﹞水味极恶,用柳作大棬汲井,谓之凉罐。”亦称“ 柳鑵 ”、“ 柳罐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井,别作桔橰,轆轤,柳鑵,令受一石。” 石声汉 注:“鑵是汲器,即从井里汲水出来灌地用的,现在多写作罐。有些地方,用柳枝编成,轻而易举,并可免在撞击中碰破。” 从维熙 《北国草》第七章五:“ 迟大冰 激动得不能自制,竟将绞上来的一柳罐水,神不守舍地又倒回到井里去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柳棬(liǔ quān)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词结构和历史用法两方面解析。从字形看,“柳”指柳树或柳条,“棬”为形声字,从木、卷声,本义指用枝条编成的容器,后引申为弯曲器物。《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用柳条编织的曲形器皿”,多用于古代农事或日常工具,例如盛放物品的筐篮类器具。

据《说文解字注》记载,“棬”字古同“桊”,特指屈木制成的盂状器物,而“柳棬”则强调以柳木为原料的工艺制品,常见于北方民间生活场景。该词在《齐民要术》等古籍中亦有提及,描述其用于储存谷物或运输物资的功能。

从词义演变看,“柳棬”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属于生僻词,但在方言或特定文化语境中仍保留“柳条编织物”的原始含义。需注意的是,部分文献中“柳棬”与“柳桊”存在混用现象,两者均指向同类器物。

网络扩展解释

“柳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用柳条编织的容器,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柳棬”指用柳条编成的杯、盂等容器。该词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的“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意为:你能顺着杞柳的本性制作杯盘吗?),引申为通过顺应自然特性制作器物。

  2. 用途与形式

    • 作为饮器:唐代文献《旧唐书》记载,宫廷曾赐予官员“柳棬”用于辟邪或仪式。
    • 作为汲水工具:宋代称“柳鑵”或“柳罐”,用于井中取水,因柳条轻便且耐碰撞,适合日常使用。
  3. 文化关联
    柳树柔韧的特性与古代器物制作的“顺应自然”思想相契合,体现了传统工艺与自然材料的结合。

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如唐代修禊仪式中的使用场景),可查看《旧唐书》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邦政絣扒吊拷鬓影插伙陈弊丹青树道钉盗乱等叙东户季子飞眼传情愤不欲生锋刃赶汗根生土长海洋岛回马夹脑畿服计过自讼静憩兢悚渴求狂佻僚志令则露花冒乱每晚尨乱蔑弃抹零鸟集排挤拳中掿沙屈威日饮无何软摊入心萨那罕三尺水沈葆桢深取诗版暑热驷铁提成贴射体仁托于空言舞刀跃马五羊虾鬼霞花虾蟇禅乡土文学纤罗闲宵小乐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