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柳棬的意思、柳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柳棬的解释

《孟子·告子上》:“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后因以“柳棬”泛指用柳条编成的杯、盂之类的容器。《旧唐书·中宗纪》:“幸 临渭亭 修禊饮,赐羣官柳棬以辟恶。” 宋 范成大 《固城》诗:“柳棬凉罐汲泉遥,味苦仍咸似海潮。”原注:“﹝ 固城镇 ﹞水味极恶,用柳作大棬汲井,谓之凉罐。”亦称“ 柳鑵 ”、“ 柳罐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井,别作桔橰,轆轤,柳鑵,令受一石。” 石声汉 注:“鑵是汲器,即从井里汲水出来灌地用的,现在多写作罐。有些地方,用柳枝编成,轻而易举,并可免在撞击中碰破。” 从维熙 《北国草》第七章五:“ 迟大冰 激动得不能自制,竟将绞上来的一柳罐水,神不守舍地又倒回到井里去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柳棬”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用柳条编织的容器,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柳棬”指用柳条编成的杯、盂等容器。该词最早出自《孟子·告子上》的“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意为:你能顺着杞柳的本性制作杯盘吗?),引申为通过顺应自然特性制作器物。

  2. 用途与形式

    • 作为饮器:唐代文献《旧唐书》记载,宫廷曾赐予官员“柳棬”用于辟邪或仪式。
    • 作为汲水工具:宋代称“柳鑵”或“柳罐”,用于井中取水,因柳条轻便且耐碰撞,适合日常使用。
  3. 文化关联
    柳树柔韧的特性与古代器物制作的“顺应自然”思想相契合,体现了传统工艺与自然材料的结合。

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如唐代修禊仪式中的使用场景),可查看《旧唐书》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柳棬

柳棬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其拆分部首为木和禾,分别代表着植物和庄稼。在笔画上,柳棬共有12画。

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最早见于《采草斋诗话》。它形容的是柳树叶子的特殊姿态,婉转而美丽。

在繁体中文中,柳棬的写法为柳楓,其中楓字是对棬字的简化,并没有改变原本的意思。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柳棬的写法与现在略有不同。柳字的上部有个“艹”(草字头),而棬字的部首为“木”。这种古代写法更加繁琐,与现代字形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关于柳棬的例句:

1. 柳棬拂面,如诗如画。

2. 清风吹过,柳棬摇曳生姿。

3. 春日里,柳棬婆娑舞动。

一些相关的组词有:柳树、棬叶、风吹柳絮。

柳棬的近义词包括柳叶、柳绿。

柳棬的反义词则是柳树凋零、柳叶枯萎。

别人正在浏览...

百下百全傍门抄袭成务齿牙爲猾雠敌村律院翻然风竿奋翔附蠃改选高歌猛进给札虼蜋皮宫邸钩搭狗塌皮航船亨贞皇波画思护养假天警昏锦瑟年华金镶玉裹谨裕銡钳骥尾计惜疾战巨鹿侯句履例竟门栗木凌波袜令誉流泛録兰骂山骂海没坐性面面观民功曩贤偏察破货弃智遗身洒线韶英实妈儿水平面肃迈素斋腾实天朝瓦屋子衔策象管陿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