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吝书的意思、吝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吝书的解释

[grudge the books] 吝惜自己的书籍,不愿意借给别人阅读

张氏之吝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吝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舍不得将自己的书籍借给别人。这反映了对书籍的珍视,有时也暗含对知识分享的保守态度。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吝:吝啬,小气,舍不得。
    • 书:书籍。
    • 吝书:舍不得把书借给他人。指对书籍的占有欲强,不愿与他人分享。
  2. 深层含义与文化背景:

    • 珍视知识载体:在古代,书籍是珍贵且不易获得的知识载体,尤其是手抄本或善本。因此,一些人会非常珍视自己的藏书,唯恐借出后损坏或遗失,导致“吝书”行为。
    • 知识保守心态:更深一层,“吝书”有时也隐喻一种对知识或学问的保守心态,不愿意将自己的学识或资源与他人分享交流,体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封闭性。
    • 与“借书”相对:常与“借书”行为形成对比。清代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中提到“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虽然此文主旨是鼓励借书读书,但也侧面反映了当时存在藏书者“吝书”的现象。
  3. 引用参考:

    • 该词释义主要依据权威汉语工具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6年第一版),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词典,对“吝书”一词有明确收录和解释。
    • 相关文化背景和用法分析,可参考古代散文名篇,如清代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收录于《小仓山房文集》),该文深刻探讨了借书与读书、藏书的关系,间接反映了“吝书”的社会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吝书”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吝书指吝惜自己的书籍,不愿意借给别人阅读。该词由“吝”(过分爱惜、舍不得)和“书”(书籍)组合而成,强调对藏书的独占态度。

二、单字解析

  1. 吝(lìn):
    本义为“顾惜、舍不得”,多指对财物或资源的过度爱惜。如《说文解字》提到“吝,恨惜也”,《周易》中也有“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的用法。
  2. 书(shū):
    指书籍、著作,或与书写相关的行为。

三、出处与例句

该词最著名的用例出自清代袁枚的《黄生借书说》:“张氏之吝书。” 文中通过对比借书者与藏书者的心理,批评了不愿分享书籍的行为。

四、用法总结

五、扩展说明

“吝书”现象反映了资源稀缺时人的心理状态。袁枚在文中指出,借书者因资源有限反而更用心研读,而藏书者因易得反而不珍惜,形成鲜明对比。这一观点至今仍具启示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羊车霸绪毕岁裁缝憯尽曹大家操奇祠典雌甲调动断行腹诽负嵎该页无法显示感刺革世宫髽光洽函箱阵画制秽尘回视将顺其美结绝静閟旌大九华帐决壅裾拘拘耆开基孔雀花廊室飂泪聘书墙立牵念签厅驱辞驱卫汝南评洒沥山止川行慎夏时德十全十美书本送差松竹梅梭服塘岸推说踠局窝瓜无尚武业无足轻重向上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