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命缕的意思、命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命缕的解释

长命缕的简称。长命缕为五色丝,旧俗于端午节系臂,传说可祈福消灾。见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十四》。 南朝 梁 王筠 《五日望采拾》诗:“长丝表良节,命缕应嘉辰。” 唐 玄宗 《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柏枕桃门,验方术於经纪;綵花命缕,观问遗於风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命缕是中国传统岁时文化中的专有名词,特指端午节系于手臂或颈项的五色丝线,具有祈福禳灾的象征意义。该词由“命”(生命)与“缕”(丝线)组合而成,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文献记载。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古人认为五色丝线对应五行之气,端午日阳气至盛,佩戴命缕可“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其制作讲究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编结成索,或缠绕成人形、长命锁等样式,南朝宗懔称其为“长命缕”,宋人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明确记载了宫廷赐命缕的礼俗。

民俗学者考证,命缕习俗隐含着古代天文历法与巫术信仰的融合。五色对应五方神灵,丝缕的绞缠形式暗合阴阳交泰之理,这种物质载体被赋予“续命延年”的文化功能。现代《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端午节以五色丝线结成的索状饰物”,属岁时民俗类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命缕”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

一、传统习俗中的含义(主流解释)

  1. 基本定义
    “命缕”是“长命缕”的简称,指端午节时用五色丝线编织的饰物。旧俗中,人们将这种丝线系于手臂或佩戴,传说可驱邪避灾、祈福延寿。

  2. 历史渊源
    最早记载见于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佚文十四》,唐代文献如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序文、王筠诗句“长丝表良节,命缕应嘉辰”等均有提及,说明其与端午节的紧密关联。


二、成语中的比喻义(部分文献提及)

少数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成语,比喻命运如丝线般脆弱且受外界牵制,引申为“人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哲学概念。但此用法在权威典籍中较少见,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三、使用注意

建议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文献权威性和语境选择合适释义。如需考证古籍,可参考汉典或查字典的详细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薆逮蔼然仁者按例罢怠八国联军白苍苍白发癹骫辨争春馌蛓毛鹰大谬墱流垫补电磁电网雕印短窄法信勾魂摄魄挂不住和气子宏卲黄面老禅彗云昏夙火节解驻鯨舟倦色开花弹恺悌君子可喜狂刀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丽月论説逻伺糜弊秘器内困黏黏糊糊七垢蕊宫三国演义商皓上替下陵史实首冲说媒腾糅天望贴赔王明伪史镶齿详敏香猊小饥小时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