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棹的意思、发棹的详细解释
发棹的解释
开船。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扬子 钱塘 二江,则乘两潮发棹。舟船之盛。尽於 江 西。”
词语分解
- 发的解释 发 (發) ā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散开,分散:发散。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 棹的解释 棹 à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划船:“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船:棹夫(船家)。归棹。 棹 ō 同“桌”。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发棹”为汉语古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启程行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发”指启行、出发,“棹”即船桨,二者组合后引申为划船离岸的动作。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如《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四记载:“乃发棹入江,瞬息千里”,生动描绘了船只离岸疾行的场景。
在具体使用中,“发棹”常出现在古代诗词和游记中,既可作为具体行船行为的描述,如明代《徐霞客游记》中“舟人发棹,溯流而上”;也可引申喻指人生旅程的开启,如清代《聊斋志异》所载“志士发棹,当破万里浪”。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文学创作或特定文化语境,日常口语已较少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
“发棹”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 含义:指船只离港起航,字面意为“开船”。后引申为事情或行动的开始。
- 拼音:fā zhào。
二、用法与引申
- 使用场景:
- 描述船只出发(如“乘潮发棹”);
- 比喻工作、计划等行动的开始(如“项目正式发棹”)。
- 文学引用:汉武帝刘彻《秋风辞》中“箫鼓鸣兮发棹歌”一句,即以“发棹”描绘船行时的场景,兼具行动与意境的表达。
三、出处与考据
- 文献来源:最早见于宋代王谠《唐语林·补遗四》,记载扬子江与钱塘江的船只在潮汐时“发棹”的盛况。
- 历史背景:古代船只启航前需将船棹(桨)插入水中,故以“发棹”代指起航。
四、其他说明
- 近义词:启程、开船、扬帆。
- 现代使用:多用于文学或比喻性表达,日常口语较少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唐语林》或《秋风辞》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埃墨安上褒衣博带陂知避禅冰川运动博学多识撤酒陈榻赤道逆流齿胄炊爨答词达官贵要殿举发交翻盖房植分歼战钩鐮刀瑰僻顾接裹粮行齎居送劾捕荷担赫歇耳侯莫陈呼韩妇囫囵课寄学角力戏髡屯拦洪吝涩礼无不答历正靡润潘天寿盆吊仆憎强兵富国千里意亲吻期齐起卒人格丧器设科打诨省览时当狮吼手管收鬻天陲铁观音悟解无事哏逍遥泄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