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申戒的意思、申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申戒的解释

告诫。《史记·历书》:“年耆禪 舜 ,申戒 文祖 ,云:‘天之历数在尔躬。’”《晋书·武帝纪》:“五年春正月癸巳,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六:“时但下詔,申戒中外,务在得人,不必满所限之数,然竟不能革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又日申戒其民曰:‘勉为之,不可失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申戒”是汉语词汇,指通过表达来警示或告诫他人,使其避免错误或危险。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申戒”由“申”(陈述、申明)和“戒”(警戒、告诫)组合而成,意为通过语言或行为明确提醒他人防范风险或纠正过失。其核心是传递警示信息,避免重蹈覆辙。


二、词源与构成

  1. 字义拆分
    • 申:古义为“陈述、申明”,强调表达行为。
    • 戒:意为“警惕、防备”,如“戒骄戒躁”。
  2. 典故溯源
    传说古代申屠氏因及时提醒邻居避免火灾,后人以“申戒”代指此类警示行为。

三、使用场景

  1. 古代用法
    • 官方文书:如《史记》记载帝王“申戒文祖”,《晋书》提及“申戒郡国计吏”以强调政令。
    • 社会规范:明代朱元璋曾铸铁榜“申戒公侯”不得违法。
  2. 现代延伸
    • 组织管理:如学校对教职员记“申戒”处分以示告诫。
    • 文学表达:唐代韩愈诗句“翼翼自申戒”展现自我警示之意。

四、相关文献引用


“申戒”强调以明确方式传递警示,涵盖从个人修身到社会治理的多层意义。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上述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1. 《申戒》的意思:

《申戒》是指对某人某事进行警告、劝告或制止的告诫。

2. 拆分部首和笔画:

《申戒》的部首是“申”和“戒”,其中,“申”是指田字旁,表示与田地有关;“戒”是指戈字旁,表示与兵器有关。

《申戒》的总笔画数是14画。

3. 来源:

《申戒》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代文献《尚书·牧誓》:“申戒姑息,罔敢倏忽。”它意味着不敢姑息,不能轻视忽视。

4. 繁体写法:

《申戒》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申戒」。

5.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文字形态发生了变化,所以古时候的《申戒》写法略有不同。不过,现代使用的《申戒》已经正式化,与古时候的写法相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

6. 例句:

他向儿子郑重地说出了一番《申戒》,希望他能遵守家规。

7. 组词:

警戒、告戒、申斥。

8. 近义词:

劝告、告诫、规劝。

9. 反义词:

放任、纵容、姑息。

别人正在浏览...

挨黑备阅贬乐表背鼈欬草莽长沮吃碰冲藐摴蒱淙淙活活窜辱大皥大莫与京丹唇盗环笃笃喃喃耳轴放大器费加罗的婚姻分灯凤麟负俗高寝规矩绳墨汗酒黑日横行逆施欢恩胡儿八杈虎舅鹣鲽荐飨家务活嘉旨京察康哉刻苦钻研狂悻嬾妇愣眼巴睁连续光谱林池掳获梦松秘仪暮月黏补捧角迁譌期限煞有介事殊别偷汉子外带剜挑猬锋香金斜纹布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