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申戒的意思、申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申戒的解释

告诫。《史记·历书》:“年耆禪 舜 ,申戒 文祖 ,云:‘天之历数在尔躬。’”《晋书·武帝纪》:“五年春正月癸巳,申戒郡国计吏守相令长,务尽地利,禁游食商贩。”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六:“时但下詔,申戒中外,务在得人,不必满所限之数,然竟不能革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又日申戒其民曰:‘勉为之,不可失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申戒(又作“申诫”)是汉语中具有多层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围绕“告诫”与“惩戒”展开,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通过语言或书面形式进行训诫、警示,强调对错误行为的纠正。例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义为“申明告诫,促其改正”。该用法常见于法律或行政规范中,如《公务员法》提及“申诫”作为纪律处分的一种形式。

  2. 古代引申义

    在古籍中,“申戒”多指反复强调规范以约束行为。《尚书·吕刑》记载“五刑不简,正于五罚”,其中“申戒”与刑罚相辅,体现教化与惩戒并重的治理思想。《汉书·文帝纪》亦用“申戒郡国”表述对地方官员的警示。

  3. 词源考据

    “申”本义为“陈述、表明”,《说文解字》释为“神也,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戒”则从“戈”从“廾”,原指双手持兵器戒备,后引申为防备与告诫。二者结合后,词义从“明确警示”逐渐发展为兼具“训导”与“约束”的双重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

“申戒”是汉语词汇,指通过表达来警示或告诫他人,使其避免错误或危险。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申戒”由“申”(陈述、申明)和“戒”(警戒、告诫)组合而成,意为通过语言或行为明确提醒他人防范风险或纠正过失。其核心是传递警示信息,避免重蹈覆辙。


二、词源与构成

  1. 字义拆分
    • 申:古义为“陈述、申明”,强调表达行为。
    • 戒:意为“警惕、防备”,如“戒骄戒躁”。
  2. 典故溯源
    传说古代申屠氏因及时提醒邻居避免火灾,后人以“申戒”代指此类警示行为。

三、使用场景

  1. 古代用法
    • 官方文书:如《史记》记载帝王“申戒文祖”,《晋书》提及“申戒郡国计吏”以强调政令。
    • 社会规范:明代朱元璋曾铸铁榜“申戒公侯”不得违法。
  2. 现代延伸
    • 组织管理:如学校对教职员记“申戒”处分以示告诫。
    • 文学表达:唐代韩愈诗句“翼翼自申戒”展现自我警示之意。

四、相关文献引用


“申戒”强调以明确方式传递警示,涵盖从个人修身到社会治理的多层意义。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上述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半刺鸨母碑石表背匠弊久薜萝卜郊舛杂倒指调验尔耳抚按服禫赙金副职改序骨崖崖谽閜黑三阂窒黄栌欢喜家姑老交通工具寂寂无闻津逻金钲酒母览观亮阴辽阳莅莅林湍龙杖面缚眯盹儿明光瓦亮溟涬女鸟签厨阙景衢路宂句沙壶商馆沙魇蛇矛神枢深文曲折泰东天乐条纹铁甲车悌睦顽皮赖肉顽石魏姚五笔桥乌获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