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琴煮鹤的意思、烧琴煮鹤的详细解释
烧琴煮鹤的解释
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塌美好的事物。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崑体》:“《西清诗话》云:‘《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褌,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清 李渔 《凰求凤·酸报》:“也须把温语相商,又何用烧琴煮鹤,躪玉蹂香。”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国初説书人 柳敬亭 、歌者 王紫稼 ,皆见名人歌咏。 王 以黯昧事,为 李御史 杖死,有烧琴煮鹤之惨。”
词语分解
- 烧的解释 烧 (燒) ā 使东西着火:焚烧。燃烧。烧灼。烧毁。 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烧水。烧饭。烧砖。烧焊。烧蓝。烧料。 一种烹饪方法:烧茄子。烧鸡。 体温增高:发烧。退烧。 经烘烤制成的饼:烧饼
- 鹤的解释 鹤 (鶴) è 鸟类的一属,全身白色或灰色,生活在水边,吃鱼、昆虫或植物:鹤立。鹤发(?)。鹤寿。鹤驾。鹤长凫短。 笔画数:; 部首: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烧琴煮鹤”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也写作“焚琴煮鹤”,其核心含义是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破坏高雅情趣。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字面义:焚烧琴(古代高雅乐器)来煮鹤(象征祥瑞的仙禽)。
- 引申义:以粗俗或暴殄天物的方式对待珍贵、美好的事物,常用于批评破坏文化、自然或艺术的行为。
二、文化意象与象征
- 琴:象征文人雅士的修养,属“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代表高雅艺术和精神追求。
- 鹤:传统文化中象征长寿、超脱凡俗,常与松、梅等搭配,体现自然与仙气之美(如“松鹤延年”)。
- 二者结合:琴与鹤均为“雅”的典型符号,破坏它们即是对美的践踏,凸显行为与意境的冲突。
三、来源与典故
- 出处:最早见于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用唐代李商隐《杂纂》中“杀风景”的条目,列举“清泉濯足、花下晒裈、烧琴煮鹤”等行为。
- 演变:宋代洪适《满江红》词中“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进一步固化成语用法。
四、用法与语境
- 感情色彩:贬义,多用于批评破坏文化、自然或艺术的行为。
- 语法功能:联合式结构,常作谓语。
例句:
- “搞旅游开发无可厚非,但焚琴煮鹤般破坏植被,实不可取。”
- 清代李渔《凰求凤》中用“烧琴煮鹤”讽刺暴殄天物的行径。
五、近义词与扩展
- 近义词:暴殄天物、大煞风景、煮鹤焚琴。
- 反义词:惜物爱人、锦上添花。
- 相关成语:对花啜茶、清泉濯足(同属“杀风景”行为)。
“烧琴煮鹤”不仅是对物质浪费的批评,更深层反映了对文化精神价值的珍视,常见于文学与日常语境中表达惋惜或谴责。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例证,可参考上述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烧琴煮鹤》的意思
《烧琴煮鹤》是一个成语,意为没有必要或者毫无意义地做某件事,因为琴和鹤都是极为珍贵的物品,烧掉琴或者煮鹤都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烧琴煮鹤》共包含3个汉字,分别是“烧”、“琴”、“鹤”。
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烧:火部,共5画
- 琴:玉部,共10画
- 鹤:鸟部,共11画
来源与繁体
《烧琴煮鹤》最早出自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后汉书·班彪传》,该书是东汉末年班彪所撰写的一部历史著作。
《烧琴煮鹤》的繁体写法为「燒琴煮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以《烧琴煮鹤》为例:
- 烧:曰部、5画,亦曰箾、燒
- 琴:玉部、10画,亦写作琹、祲
- 鹤:鸟部、11画,亦写作隺、隿、鷖
例句
这个成语可以在下面的例句中看到它的使用:
他的提案就像是烧琴煮鹤,完全没有实际意义。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烧琴煮鹤》相关的组词有:
与《烧琴煮鹤》意思类似的成语有:
与《烧琴煮鹤》意思相反的成语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