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之救的意思、匍匐之救的详细解释
匍匐之救的解释
谓竭尽全力的救助。《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后汉书·章帝纪》:“盖君人者,视民如父母,有憯怛之忧,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居里巷者犹停舂相之音,在邻伍者尚申匍匐之救。”
词语分解
- 匍匐的解释 ∶以腹贴地前进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巡逻兵在敌军炮火下匍匐过阵地 ∶躯体贴地像虫、蛇、 龟缓慢爬行匍匐前进 ∶使自己俯卧匍匐在主子脚下详细解释.爬行。《诗·
- 救的解释 救 ù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刵 )。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 终止:濯以救热。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匍匐之救”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指竭尽全力、不顾一切地救助他人,强调在危急时刻的全力以赴。
- 感情色彩:中性或褒义,多用于书面语。
出处与演变
- 最早来源
出自《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意为百姓遭遇灾难时,应像匍匐爬行般竭力救助。
- 历史引用
如《后汉书·章帝纪》提到君主应“视民如父母”,行“匍匐之救”;唐代刘知几《史通》也以“申匍匐之救”形容邻里互助。
结构与用法
- 语法结构:偏正式成语,通常作主语或宾语。
- 典型例句:
- “邻里有难,当施以匍匐之救。”
- 《后汉书》中“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体现仁政思想。
注意事项
- 常见误解:部分资料误注出处为《汉书·王莽传》(如),实为《诗经》。
- 现代适用:多用于描述危急时刻的全力援助,如救灾、帮扶等场景。
若需更深入的文献例证,可参考《诗经》《后汉书》等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匍匐之救
匍匐之救意为躬身匍匐以救人或救人于危难之中。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从右到左的回、彳、亻,其中回表示行为,彳表示行动,亻表示人。拆分之后可以看出,这个词的含义与行走、帮助他人有关。
《匍匐之救》一词来源于《庄子·外物》一章,其中描述了一个人在快要溺水时,还在以匍匐的姿势救助同伴。这个词通过形象的描述,表达了为了救助他人甘愿自我卑微的精神。
在繁体字中,匍匐之救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匍匐之救的写法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例句:
1. 在洪水中,他毫不犹豫地以匍匐之救来抢救落水者。
2. 这个救生员以匍匐之救成功将溺水者解救出来,并获得了表扬。
组词:匍匐、救死扶伤、匍匐前进。
近义词:卑躬屈膝
反义词:高傲自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