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匍匐之救的意思、匍匐之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匍匐之救的解释

谓竭尽全力的救助。《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后汉书·章帝纪》:“盖君人者,视民如父母,有憯怛之忧,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居里巷者犹停舂相之音,在邻伍者尚申匍匐之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匍匐之救”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其含义与用法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根据《诗经·邶风·谷风》记载,“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原指在他人遭遇灾祸时,不顾自身艰难、竭力爬行前往救助的行为。该成语由“匍匐”(爬行)与“救”(援助)两部分构成,字面可解作“以爬行之姿施救”,后引申为“竭尽全力、不辞辛劳地帮助他人脱离困境”。

从语义演化角度看,《汉语大词典》将“匍匐之救”定义为“形容全力以赴的救助行为”,强调救助者的急切与无私。例如在《后汉书·章帝纪》中,该词被用于描述朝廷对灾民的赈济,凸显其“倾力相助”的核心意涵。

现代语境中,“匍匐之救”常用于褒扬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义举。如《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指出,该成语适用于自然灾害救援、医疗急救等需要紧急动员的场景,体现“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其近义词包括“赴汤蹈火”“鼎力相助”,反义词则为“袖手旁观”“见死不救”。

网络扩展解释

“匍匐之救”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出处与演变

  1. 最早来源
    出自《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意为百姓遭遇灾难时,应像匍匐爬行般竭力救助。
  2. 历史引用
    如《后汉书·章帝纪》提到君主应“视民如父母”,行“匍匐之救”;唐代刘知几《史通》也以“申匍匐之救”形容邻里互助。

结构与用法


注意事项

若需更深入的文献例证,可参考《诗经》《后汉书》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倍半北西厢补外撑目兔瞋沮炊事员出生率丛涂掸子倒替二松反旅烦缨蜂液覆陷钢七郎当苟妄管涵官宰黑肌霍索讲员教谕匶车儁俗狂儁宽留亮采练形立身处世卖官卖爵猫坑毛宗马祖列岛玫瑰柱女孙千丈期瓜顷代青乌术起疱跂蠕升除升西天衰迈双氧水水泄不通姝姝肆笔四辅松赞干布夙生烫伤通明殿外孙威詟窝窝腻腻务农隙憾滊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