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守的意思、常守的详细解释
常守的解释
(1).谓固定职位。《后汉书·百官志一》:“ 明帝 初置度 辽 将军,以卫南单于众新降有二心者,后数有不安,遂为常守。”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官有常守谓之职,施有先后谓之序。”
(2).日常的职掌。《隋书·经籍志二》:“ 灵 献 之世,天下大乱,史官失其常守。博达之士,愍其废絶,各记闻见,以备遗亡。”
(3).谓素常遵行。《隋书·房陵王勇传》:“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新唐书·刑法志》:“ 唐 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
词语分解
- 常的解释 常 á 长久,经久不变: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 时时,不只一次:常常。常客。时常。经常。 普通的,一般的: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 姓。
- 守的解释 守 ǒ 保持,卫护:守成(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守御。守身(爱护自身,保持自己的品节)。守节。守恒。守望相助。墨守成规。 看管:看守。守护。 在一个地方不动:守株待兔。留守。 遵照:遵守。守法。守
专业解析
“常守”的汉语词典释义
“常守”是由“常”与“守”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二者本义及引申义理解:
-
基本词义
- 常规的遵守或持守:指对既定规则、准则或习惯的长期遵循。例如:“常守礼法”表示一贯遵守礼仪规范。
- 恒常不变的原则:如《汉语大词典》释为“固定不变的操守”,强调持久性的坚守(《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102页)。
-
哲学与伦理引申
- 道家思想中的“恒常之道”:道家典籍中,“常”指自然规律,“守”意为持守本心,如《道德经》第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引申为顺应天道(来源: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
- 儒家语境下的道德持守:如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强调“常守善念”,指对仁义的持久践行。
-
军事与制度用法
- 固定驻防:古代兵制中,“常守”指军队长期戍守某地,如《汉书·晁错传》载“选常守者,居则习民于射法”(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
- 职官制度:唐代有“常守官”一职,负责日常政务管理(见《唐六典·吏部》)。
现代用法与同义词辨析
- 当代语义:多用于形容对原则、职责或传统的持续坚守,如“常守初心”。
- 近义词:恪守、持守、固守(差异:“恪守”侧重恭敬遵守,“固守”偏重防御性坚持)。
权威参考文献
- 释义综合自《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
- 古典用例参考《道德经》《汉书》《唐六典》原典及权威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常守”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三种主要含义:
-
固定职位
指长期或固定的职务或职位。例如《后汉书》提到“遂为常守”,指将原本临时的职位转为固定编制。
-
日常职掌
表示日常负责的事务或职责。如《隋书》中“史官失其常守”,指史官未能履行日常记录职责。
-
素常遵行
强调长期遵循的准则或规范。例如苏轼所言“官有常守谓之职”,指官员需遵守既定的职务规则。
用法示例
- 古籍引用:“夫言是而计当,遭变而用权,常守正,见事不惑”(《查字典》)。
- 现代延伸:可组成“安常守故”,表示固守旧习(《查诗文》)。
以上释义综合了古代文献和现代词典的注解,具体语境需结合文本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拜祷博邪惨结侈伪稠庶大关节目打滑澾递衰风猷鶝鶔割地称臣功率放大器工徒桂楫桂林市珪珇焊拨合浦珠还画虎画皮难画骨回茬家督交章挢制桀傲截串急吏缓民开兆空筌老帮闲冷金莲步猎名砾石屋面卵子鲁弱麻缠莽瀁酿郁凝津浓抹淡妆前门青枝绿叶穷陬秋波秋霁齐云社起蛰劬瘁攘羊时至运来手牓守故通谕偷声细气拖挂蜲娜掀涌小让下昼谢庭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