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緜的意思、邈緜的详细解释
邈緜的解释
见“ 邈绵 ”。
词语分解
- 邈的解释 邈 ǎ 遥远:邈远。邈邈。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緜的解释 緜 á 同“绵”。 笔画数:; 部首:糸;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邈緜(miǎo mián)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邈”和“緜”二字组成,主要用于形容空间或时间上的悠远、绵长之态。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核心释义
指遥远而连绵不绝的状态,强调空间距离的辽远或时间跨度的悠长,带有空灵、深邃的意境。多见于古典诗文,用以描绘山水、历史或思绪的延展性。
例:李白《古风》其五:“去天三百里,邈緜与世违。” (形容山势高远,与尘世隔绝)
二、单字解析
-
邈(miǎo):
- 本义为遥远,《说文解字》释作“远也”。
- 引申为渺茫、难以企及之意,如“邈若山河”(形容相隔极远)。
来源:《说文解字·辵部》:“邈,远也。从辵貌声。”
-
緜(mián):
- 同“绵”,本义指丝绵的延续不断,《玉篇》释“联微也”。
- 引申为连续、悠长,如“緜亘”(连绵延伸)。
来源:《玉篇·系部》:“緜,联微也。今作绵。”
三、典籍用例
该词属书面雅语,常见于唐宋诗文:
- 唐代李善注《文选·谢灵运〈入华子岗〉诗》:“邈緜若云浮,缥缈清霞赏。” (描绘云雾缭绕的缥缈景致)
- 宋代王安石《寄张剑州》:“邈緜岁月已陈迹,怅望山川空复情。” (抒写历史长河的苍茫感)
四、字形说明
“緜”为“绵”的异体字,现代汉语多写作“邈绵”,但古籍中保留“邈緜”写法以存古意。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第10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1285页。
-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中华书局,2013年。
-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 《王荆公诗注补笺》,[宋]王安石撰,李之亮补笺,巴蜀书社,2002年。
网络扩展解释
“邈緜”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iǎo mián,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
异体写法
该词是“邈绵”的异体形式,表示遥远、旷远或连绵不断的状态。
-
单字解析
- 邈(miǎo):本义为距离遥远,引申为时间久远,如陆机《谢平原内史表》中“顾邈同列”,吴均《与朱元思书》中“互相轩邈”。
- 緜(mián):同“绵”,指连续不断、柔软细长,如“绵延”“绵长”。
详细释义
- 空间意义:形容空间上的遥远辽阔,如“邈若山河”(形容相隔极远)。
- 时间意义:可指时间的长久,如“邈远的历史”。
- 形态描述:也可用于描绘事物连绵不绝的样貌,如山脉、思绪的延展。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邈远、绵延、悠远、苍茫
- 反义词:邻近、短暂、逼仄、间断
使用示例
- 文学描写:“山川邈緜,云雾缭绕。”
- 情感表达:“故人已邈緜,唯余思念不绝。”
权威来源说明
- 汉典和爱站工具提供了基础释义,而“邈”的单字解析参考了《汉典》及陆机、吴均的典籍用例。
-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百亩边僥嬖媚閟惜玻瓈草木常岁趁途赤韍羝羊困多如牛毛犯塞废坏祔祀怪气果菜古昔鹤林画熊呼庚恚疾回热货赂公行劫尘激进鸡鸣壶金镑谨孚精曜霁天酒瓶坑灰未冷客女悃愊无华拦工流泛漏屋眉诩面对名花明誉砰磕青闼曲朝屈尽屈折取正塞上马绍兴酒十二生肖水戾寺人松江填阬满谷天邑微察秋毫详断闲文闲夜泄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