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肘的意思、三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肘的解释

肘,度量词。一肘一尺五寸,三肘为四尺五寸。 汉 班固 《白6*虎通·圣人》:“ 汤 臂三肘,是谓柳翼,攘去不义,万民蕃息。”一说一肘二尺,则三肘为六尺。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三肘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三肘"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计量单位,属于传统长度单位体系,其核心含义指三倍于"一肘"的长度。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三肘

读音:sān zhǒu

词性:名词(量词性复合词)

定义:以成年人手臂从肘到中指末端的长度(即"一肘")为基准,乘以三倍所得的长度。古代常用于宗教典籍、建筑或人体测量等领域。


二、词源与构成

  1. 构词法

    "三"为数词,表倍数;"肘"为名词,指人体肘关节至指尖的长度单位。二者结合形成复合量词。

  2. 历史渊源

    "肘"作为单位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肘,臂节也",其度量功能在《孔子家语》《周礼》等文献中均有体现。"三肘"的用法则集中出现于佛教、道教经典及古代医籍。


三、实际应用与书证

  1. 宗教典籍中的运用

    • 佛教:描述佛像或建筑尺寸。

      例:《大般涅槃经》载:"佛身长丈六,常人半之……即当八尺,约为三肘。"(以古制一肘≈5尺换算)

    • 道教:记载法器或丹炉规格。

      例:《云笈七签》:"丹炉高三肘,广二肘,以应天地之数。"

  2. 中医与人体测量

    古代医家以"肘"为体表标志,衍生出"三肘"等复合单位,用于取穴定位:

    《黄帝内经·骨度》:"人长七尺五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合为三肘。"(注:此处为约数,非严格数学关系)


四、换算关系(古制参考)

不同时期"一肘"长度存在差异,常见换算如下:

时期 一肘长度 三肘长度 依据
周代 ≈ 0.5 尺 ≈ 1.5 尺 《周礼·考工记》郑玄注
汉代 ≈ 1.1 尺 ≈ 3.3 尺 汉尺实物及《汉书·律历志》
唐代 ≈ 1.8 尺 ≈ 5.4 尺 敦煌文献及唐代度量衡制

换算公式:

$$ text{三肘长度} = 3 times text{(一肘基准值)} $$


五、现代认知与文化延伸

  1. 语言学角度

    "三肘"属具身认知词汇(embodied cognition),反映古人以身体为度量工具的文化特征,同类词如"仞"(人高)、"步"(足距)。

  2. 文化符号意义

    在佛道文化中,"三肘"常象征"三宝"(佛、法、僧)或"三才"(天、地、人),赋予其宗教哲学内涵。


参考资料

  1. 文献典籍
    •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 《大正新修大藏经·大般涅槃经》(卷十)
    • 张君房《云笈七签》(涵芬楼本)
  2. 学术研究
    •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商务印书馆,1937)
    • 丘光明《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文物出版社,1984)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推荐通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或"中华经典古籍库"(publish.ancientbooks.cn)检索相关书证。)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的考证,“三肘”主要有以下解释:

一、基本定义 作为古代度量单位:

  1. 主流说法:1肘=1.5尺,3肘=4.5尺(约合1.5米)。该说法见于《白虎通·圣人》对商汤的记载:“汤臂三肘,是谓柳翼”。
  2. 异说记载:部分文献认为1肘=2尺,则3肘=6尺(约合2米)。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不同朝代度量标准演变。

二、象征意义

  1. 空间概念:指相邻两人手肘间距约60厘米,后引申为形容亲密关系或狭小空间。
  2. 圣贤特征:古代将异于常人的三肘长度视为圣人体征,如班固记载商汤拥有三肘之臂,象征其超凡特质。

三、使用场景 • 文献注释:常见于古籍注解,如《白虎通》《汉书》等经典解读 • 成语应用:可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如“三肘之交” • 建筑度量:古代工匠术语中作为简易长度单位

注:由于古代度量衡存在时代差异,具体数值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如需更深入考证,建议参考《中国历代度量衡考》等专著。

别人正在浏览...

白纱帽便地並邊避殃比玉逼制敞车大棒政策代管打末恩数翻簸放情发言人翡帷戆闇弓缴狗犀轰轰烈烈闳豁宏量黄纸札扈带监劝贱市娇傲寄当归节动截发锉藳接获静街经线可寳空名堂牒赖缠僚贤柳户花门鸾帐木理旁文剩义飘英批假品种堑谷乾嬭婆前缘衾枕凄豓三仪山胞山隈生儒数九天四深玩习韪德五丁小金库谐俪歇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