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风吹拂着兵器上的装饰物。《文选·左思<魏都赋>》:“弓珧解檠,矛鋋飘英。” 刘良 注:“矛鋋皆兵器,为风飘其英,英,旗饰也。”
(2).在风中摇曳的花枝。 清 厉鹗 《泛舟河渚取道田间寻梅花泉》诗:“觱沸素沤发,皎若飘英繁。”
“飘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历史文献和不同语境有两种主要解释,具体如下:
风吹拂兵器上的装饰物
源自《文选·左思<魏都赋>》:“弓珧解檠,矛鋋飘英。”刘良注:“矛鋋皆兵器,为风飘其英,英,旗饰也。”
此处的“英”指兵器上的装饰(如旗帜、流苏等),形容风吹动时装饰物飘动的场景,多用于描写战争或仪仗场面。
在风中摇曳的花枝
例如清代厉鹗《泛舟河渚取道田间寻梅花泉》诗:“觱沸素沤发,皎若飘英繁。”
这里的“英”指花朵或花枝,描绘花随风摇曳的动态美感,常见于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景物描写。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到“飘英”可比喻“才华出众、文采飞扬的人”。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当代对字面含义的引申解读,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进一步验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第17444页的扫描版记录。
飘英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指代一个人名,也可以代表一种审美情趣。拆分部首为风(风扬起)和英(才华出众);笔画共有14画。
飘英一词最早的出现是在古代诗词中,用来形容文人雅士飘逸出尘、才华横溢。后来逐渐成为文学评论中的专用词汇,用以称赞才情出色的文人。
飄英(繁體字)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是飄英(古字形),具有古朴的韵味。
1. 他的才华使他成为那个时代真正的飘英。
2. 这位作家的作品仿佛是飘英而下的雨点,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飘英者、飘英飞扬、飘英絮语、飘英远世、飘英之风
风华绝代、才子佳人、龙飞凤舞、超然出尘
庸庸碌碌、无能之辈、平庸无奇、凡夫俗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