衾枕的意思、衾枕的详细解释
衾枕的解释
被子和枕头。泛指卧具。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衾枕昧节候,蹇开暂窥临。”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幃幙帘榻,焕然夺目,妆奩衾枕,亦皆侈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屡试之,果不痴。大喜,如获异宝。至晚,还榻故处,更设衾枕以覘之。”
词语分解
- 衾的解释 衾 ī 被子:衾枕。 尸体入殓时盖尸的东西。 笔画数:; 部首:衣; 笔顺编号:
- 枕的解释 枕 ě 躺着时垫在头下的东西:枕头。落(刼 )枕。枕席。 躺着的时候,把头放在枕头上或器物上:枕戈待旦。枕藉(纵横相枕而卧)。 垫着:枕木(铁路上承受铁轨的横木)。枕腕(写字运笔的一种方法,右手垫在左
专业解析
衾枕,是汉语中一个典雅的古语词,由“衾”和“枕”两个单字组合而成,专指被褥与枕头,泛指寝具。其核心含义具体解析如下:
-
字义分解:
- 衾 (qīn): 本义指大被、被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衾,大被。从衣,今声。” 特指覆盖身体的大被子,区别于较小的“被”。
- 枕 (zhěn): 本义指枕头,即睡觉时垫在头下的用具。《说文解字》释为:“枕,卧所荐首者。从木,冘声。”
-
组合词义:
- 将“衾”与“枕”并列组合成“衾枕”,其意义即为睡觉时所用的被子和枕头,是床上寝具的统称或代指。它强调的是与睡眠直接相关的、贴身使用的卧具。
- 在古文中,“衾枕”常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出现,用以描绘就寝、独眠、共寝等场景,或象征家居生活、闺阁情思等。
-
文学与文化意蕴:
- “衾枕”一词带有浓厚的古典文学色彩和情感意蕴。它常出现在诗词歌赋中,用以烘托环境、渲染情绪。
- 例如,形容孤独:“辗转衾枕”(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 例如,形容闺怨:“独守衾枕”(独自守着空床)。
- 例如,形容奢华:“锦衾绣枕”(华美的被子和枕头)。
- 白居易《长恨歌》中“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虽未直接使用“衾枕”一词,但“翡翠衾”即指华美的被子,是“衾枕”概念的一部分,生动描绘了唐玄宗失去杨贵妃后的孤寂凄凉。
“衾枕”是一个典型的文言词汇,其基本且核心的含义就是被子和枕头,合指寝具。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用以描绘睡眠场景、表达孤寂、思念或象征生活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如仿古、文学创作)中,日常表达通常使用更通俗的“被褥”、“枕头”或“寝具”。
网络扩展解释
“衾枕”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衾指被子(特指大被),枕指枕头,合称泛指卧具。例如《登池上楼》中“衾枕昧节候”即描述因卧具遮掩而不知季节变化。
- 发音与结构:拼音为qīn zhěn,字形结构为上下结构的“衾”与左右结构的“枕”。
二、比喻与引申义
- 象征夫妻关系:古代文学中常以“衾枕”比喻夫妻同寝共眠,体现亲密与恩爱,如元曲《鲁斋郎》中“还恋甚衾枕欢娱”。
- 成语关联:衍生出“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典故,强调夫妻生死相依的深情。
三、使用场景
- 描述卧具:多用于诗文或古文中,如《李娃传》描写奢华的“妆奁衾枕”。
- 表达情感:可借指夫妻生活或私密时光,如温庭筠词中“夜长衾枕寒”暗含孤寂。
四、文化延伸
- 文学引用:杜甫“布衾多年冷似铁”、岑参“锦衾薄”等诗句均以衾枕寄托生活境遇。
- 相关词汇:如“衾影无愧”(指行为光明)、“衣衾棺椁”(丧葬用品)等。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哀思如潮卜林猜惊策杖尺水丈波初校丛轻折轴爨宝子碑促成麤朴德礼电船颠末电珠抵负蠹俗二昆藩柴闺帷过涉古腔古调韩朋洪溟慧根徼巡齎勑诫命旷奇侉戏讄祷咧嘴崚峋龙涂悯护内叙捏诬暖霭聘书鼽欬齐嶄嶄人事代谢入迁山会生手生脚事期时望所归诗章守军戍角肃厉唆哄索米坦怀晚车忘飡微纶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详雅晓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