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在最后。《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大家让 德夫人 同 环翠 先行, 德慧生 随后, 老残 打末。”
打末是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含义为“最后”“末尾”,兼具名词性与副词性用法,常见于北方官话区(如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其具体释义与用法如下:
名词:指次序或时间的终点
表示事物排列的末端或事件的最终阶段。
例:“这场戏里他扮个打末的小角色。” (指出场顺序排在最后)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2卷,第1923页。
副词:表示动作发生的最终顺序
强调某一行为发生在其他所有动作之后。
例:“众人散尽,他才打末离开。”
来源:《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综合卷,第415页。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6卷,第383页。
“打末”由动词“打”与方位词“末”复合而成。“打”在此处表“处于”义(如“打头阵”),“末”即末端。该结构在元代白话文献已见雏形,明清小说中用例增多,如《金瓶梅》中“打卯”(同“打末”音转)。
来源:《北京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68页;《近代汉语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第292页。
《红楼梦》程乙本第五十回:
“宝玉……却打末提笔,踌躇半晌。”
(此处“打末”作副词,强调动作的最终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红楼梦语言研究》(语文出版社,2004年)第177页。
“打末”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dǎ mò,其核心含义是“排在最后”。以下是详细解释及相关信息:
字面意义
“打”在此处并非“击打”之意,而是指“处理、安排”;“末”指“末尾、末端”。组合后表示将某人或某事物安排在队列或顺序的最后位置。
实际用法
常见于描述行动顺序或排列场景。例如《老残游记续集遗稿》中:“大家让德夫人同环翠先行,德慧生随后,老残打末。”,即老残排在队伍末尾。
与成语的区别
部分资料(如)提到“打末”是成语,指“只关注末尾而忽略全局”,但此说法未被权威词典广泛收录,可能为误传。主流解释仍以“排在最后”为准。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口语或文学描述,如排队、行进、比赛排名等场景,强调位置的末端性。
“打末”是一个简洁的书面/口语词汇,表达“处于末尾位置”的客观状态,无贬义或特殊引申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老残游记》等文学作品或权威词典。
包头背敌辩折层波搊搜出科春溟辞世窜身道中斗穴芳誉凤凰诏分望伏流负任蒙劳改策滑不唧溜回阳将领继承权讦讪诘验讥议科臣琅铛脸子灵奥立子轮辐蛮陬茂陵刘郎迷缠冥观柰花南洋大臣凝深泡立司陪都强学器师歧异荣竞设辨释放筮决时语疏屏丝末随身灯虽则太傅踏蹻憳忒恬安田苗忝辱五陵年少香海西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