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和。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近体则研鍊精切,櫽括谐儷,如文锦之有尺幅,絶句皆乐府也。”
“谐俪”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é lì(注音:ㄒㄧㄝˊ ㄌㄧˋ),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协和
指事物之间的协调与和谐,常用于文学或正式语境。例如明代谢榛《四溟诗话》中提到:“近体则研鍊精切,櫽括谐儷,如文锦之有尺幅,絶句皆乐府也”,形容诗歌结构工整、韵律协调。
引申用法
在部分语境中,也用于祝福夫妇关系和谐美满,如“谐俪影(称别人夫妇合影)”。这一用法可能与“伉俪”一词的关联有关。
需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古籍或特定修辞场景。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四溟诗话》等文献。
《谐俪》是一个汉语词语,它指的是音调或言语的和谐愉悦之感。在交流和表达中,人们通常使用《谐俪》来形容声音、语言、音乐、言辞等具有和谐美感的特点。
《谐俪》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谐(xié)和俪(lì)。
谐的部首是讠,它有7个笔画;俪的部首是人,它有10个笔画。
《谐俪》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论语·述而第八》:“乐笃爱诲,不厌诲人。亦能过之。不知其说者,谐。” 之后,谐演变成现代汉语中的谐和,俪则表示和谐爱戴之义。
《谐俪》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諧儷」。
古代汉字有多种写法,而《谐俪》古时候的写法为「諧禮」。
1. 他的演讲音调谐俪,深深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2. 这支乐曲以其谐俪的旋律,在音乐界赢得了广泛赞誉。
谐谑、和谐、谐趣、和谐共处
和谐、和合、和睦、融洽
不和、不谐、不洽、不协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