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ral Shanxi plain] 指关中地区。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因称关中为三秦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1). 秦 亡以后, 项羽 三分 关中 ,封 秦 降将 章邯 为 雍王 , 司马欣 为 塞王 , 董翳 为 翟王 ,合称三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指今 陕西 一带。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城闕辅 三秦 ,风烟望 五津 。” 金冯璧 《河山形胜图》诗:“地形西控 三秦 远,河势南吞二 华 秋。”
(2). 秦州 、 东秦州 、 南秦州 的合称。《魏书·尒朱天光传》:“於是 三秦 、 河 、 渭 、 瓜 、 凉 、 鄯善 咸来款顺。”《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 三秦 , 秦 、 东秦 、 南秦 也。”
“三秦”是一个具有历史演变的地理名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项羽在灭秦后,将原秦国核心区域(关中)分封给三位秦朝降将:
汉代以后,“三秦”逐渐演变为陕西省的代称,涵盖三大自然区域:
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一句,即引用此历史概念。需注意,古代“三秦”范围较小,而现代广义“三秦”覆盖整个陕西省。
《三秦》是指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概念,泛指现在的陕西省和陕西的东部地区。
《三秦》的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三”的部首,右边是“禾”的部首。
《三秦》共有10画。
《三秦》这个词最早来源于《诗经·大雅·文王》:“伐三秦,七国之咎。” 意为周文王伐击陕西地区的三个诸侯国。
《三秦》的繁体字为「三秦」。
古代写《三秦》时,有时用「叁」代替「三」,用「靑」代替「秦」。例如:「叁靑」。
1. 他们一行人驱车北上,要去参观古代的三秦。
2. 《三秦志》是一本详细记载了陕西历史事件的书籍。
三秦国、三秦墓、三秦大战、东三秦、西三秦、南三秦、北三秦。
陕西、秦地、秦国。
非三秦。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