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困否的意思、困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困否的解释

困厄不通。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论语》‘固天纵之’,莫盛於圣,然时有困否。”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 孔 墨 之道,昔曾不行; 孟軻 扬雄 ,亦居困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经核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均未收录“困否”作为独立词条。该组合在现代汉语中不属于规范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一、字义分解与语境推测

  1. “困”的核心义项

    • 艰难处境:《说文解字》释“困”为“故庐也”,引申为窘迫、艰难(如“困顿”“困境”)。
    • 疲乏状态:表身体或精神上的疲倦(如“困倦”“困乏”)。
    • 受限制:指受环境束缚(如“围困”“困守”)。
  2. “否”的常见用法

    • 否定副词:表拒绝或否认(如“否决”“否认”)。
    • 疑问语气:古汉语中用于句末表询问(如“汝知否?”),现代多用于书面语。
  3. 组合“困否”的潜在含义

    若在古汉语语境中,“困否”可能以短语形式出现,意为:

    • “(是否)处于困境?”(例:“衣食足,困否?”——询问是否匮乏)
    • “疲倦了吗?”(例:“行路百里,困否?”——关切疲累状态)

      注: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罕见,需依赖具体文献佐证。


二、学术研究与语料验证

  1. 古典文献中的疑似用例

    部分明清小说或笔记可能存在类似结构(如“汝今困否?”),但属临时组合而非固定词汇。建议通过《汉典》古籍库或北京大学CCL语料库进一步检索(需具体文献支持)。

  2. 现代用法的非规范性

    当代网络语境中,“困否”偶见作为“是否困倦”的缩略表达(如“熬夜困否?”),但未被词典收录,属非正式用法。


三、权威建议

如需准确释义,请提供具体出处(如古籍原文、对话语境)。在无明确文献依据时,不建议将“困否”作为独立词汇使用,可替换为规范表达:


参考资料(按引用顺序):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李行健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3.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4.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1980.
  5. 王力.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1999.
  6. 汉典古籍数据库 www.zdic.net
  7.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CCL语料库 ccl.pku.edu.cn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困否”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困否”是一个由“困”和“否”组成的汉语词语,发音为kùn fǒu,表示陷入困境且无法摆脱的状态,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困厄不通的境遇。


二、详细解释

  1. 字义分解

    • 困:指陷入艰难、痛苦或受环境限制无法解脱,如“为病所困”“困厄”;也可表示包围(如“围困”)或疲乏(如“困乏”)。
    • 否:此处读作fǒu,意为“无法摆脱”或“闭塞不通”,与“困”结合后强调困境的持续性和难以突破性。
  2. 语境与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在生活、事业中遭遇的长期困境,例如:“他虽才华横溢,然时运不济,常居困否。”
    • 古籍中常见引用,如《风俗通·穷通》提到“然时有困否”,《抱朴子》中亦有“孔墨之道,昔曾不行;孟軻扬雄,亦居困否”。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扩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体用例,可参考、2、5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羽书生虣出北伐军边甲编置播糈测揆策驭船宫脣齿村路歧怠敖奠馈低薄踶啮马恩慈芳茗番薯丰城狱凤凰城高览官口管须瞽辞顾意慧箓婚帖掎拔絶脰枯株朽木老弗大柳鬟流浪汉砾岩毛牦描叙漠视闹嚣内陆国内胎拈花一笑铺衬轻邮趋背诗递适逢贳患石沈大海瘦精精孙儿堂斧贪嘴讨研脱骨换胎涎不答乡城香钱显亲消石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