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羁束的意思、羁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羁束的解释

亦作“羇束”。1.犹拘束。《文选·张协<杂诗>之八》:“述职投边城,羈束戎旅间。” 吕延济 注:“羈束,犹拘束也。” 唐 白居易 《早春游曲江》诗:“散职无羈束,羸驂少送迎。” 宋 司马光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诗:“他时綰金印,羇束愈愁寂。”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送韩闻西之吴门》词:“平生疎放,几曾甘受羈束。”

(2).羁旅困顿。 唐 杜甫 《客堂》诗:“客堂叙节改,具物对羈束。” 仇兆鳌 注:“羈束,旅困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羁束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释义:

一、动词用法

  1. 束缚;拘束

    指受外在条件或礼法规矩的限制而失去自由。如《汉语大词典》释为“受拘束而不能自由行事”,强调行为受限的状态。

    例:他厌倦官场羁束,辞官归隐山林。

  2. 管束;约束

    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强制性管理,含监管意味。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注“加以限制或控制”。

    例:严格的法律条文羁束着企业行为。

二、词源与构成

三、近义辨析

四、古籍用例

《史记·货殖列传》载:“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其中“患贫”隐含名利对人之羁束。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羁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侧重,主要可从以下层面解析:

一、基本词义

  1. 拘束、束缚
    指人或事物受到限制,无法自由行动或表达。例如《文选·张协〈杂诗〉》中“述职投边城,羇束戎旅间”,吕延济注为“羁束,犹拘束也”。唐代白居易《早春游曲江》也提到“散职无羁束”,体现不受拘束的自由状态。

  2. 羁旅困顿
    形容旅途中的艰难困苦。如杜甫《客堂》中“客堂叙节改,具物对羈束”,仇兆鳌注解为“羈束,旅困也”。


二、法律术语中的特殊含义

在法律语境中,“羁束”特指行政行为受到法律规范的严格约束,要求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条件、标准、形式和程序执行,没有自由裁量的空间(例如行政许可的审批条件)。


三、应用场景与例句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词语的古典文献用例,可参考《汉语辞海》《文选》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埃米尔悲怨边郊庇翼不殄不休长蛾程材尘气春霭翠旍当名道情惇诲法线法云地诡谰吭嗌皡皡黑塔窟换体花甜蜜嘴鹄盖警容急痛攻心鸠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急骤跼高天蹐厚地兰摧玉折廉陛撩蜂吃螫利息率陋巷蒙拾赧颜苟活逆悖牌局骈四俪六凭空臆造蒲龙艾虎秦琼荣昌撒响屁上言删节号设词勝常输贩水里纳瓜束载私仇斯模大样素里梭霞退军未名社无伤闲作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