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泥玉检的意思、金泥玉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泥玉检的解释

以水银和金为泥作饰、用玉制成的检。古代天子封禅所用。《太平御览》卷五三六引 晋 司马彪 《续汉书·祭志》:“有玉牒十枚列於方石旁,东西南北各三,皆长三尺,广一尺,厚七寸。检中刻三处,深四寸,方五寸,有盖;检用金缕五周,以水银和金为泥。”因指封禅所用的告天书函。《汉书·武帝纪》“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 泰山 ”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于天……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梁书·许懋传》:“且 燧人 以前,至 周 之世,未有君臣,人心淳朴,不应金泥玉检,升中刻石。” 清 金志章 《因树亭观唐明皇磨崖碑》诗:“金泥玉检著符瑞, 江 茅 鄗 黍昭虔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泥玉检是源自中国古代帝王封禅仪式的专有名词,具有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字面释义


二、文化象征与历史渊源

  1. 封禅仪式的核心

    封禅是帝王在泰山祭祀天地的国家级大典,“金泥玉检”为仪式中最关键的礼器。据《后汉书·祭祀志》记载,汉武帝封禅时“以金为绳,以玉为检”,将祭文秘藏于玉匣,金泥封印后埋入祭坛,象征政权受命于天。

  2. 天命正统的象征

    其材质(金玉)与形式(封印)双重强化了王权的神圣性。《五经通义》称:“封禅者,金泥玉检,告太平于天”,表明它既是帝王功绩的总结,也是君权神授的物证。


三、文学引申与演变

唐代起,“金泥玉检”逐渐演变为文学意象:


权威参考文献

  1. 历史典籍
    • 《史记·封禅书》(司马迁)
    • 《后汉书·祭祀志》(范晔)
  2. 训诂文献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金泥玉检”词条释为“以水银和金为泥作封印,以玉为检的古代帝王封禅所用书函”。
    • 《辞源》(商务印书馆):详述其封禅礼仪背景及材质构成。
  3. 文化研究
    • 《泰山封禅与古代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解析金泥玉检在礼制中的政治符号意义。

“金泥玉检”既是封禅礼器的实物名称,亦承载着中国古代“天命观”与政治文化的深层隐喻,堪称华夏礼制文明的标志性符号。

网络扩展解释

“金泥玉检”是一个与古代帝王封禅仪式相关的成语,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构成
    • 金泥:指以水银混合黄金制成的泥状物,用于封缄或装饰。
    • 玉检:即玉制的书函封盖或封检,用以保护文书(如玉牒文)的贵重材质器具。
      组合后,特指帝王封禅时用于存放告天文书的豪华书函。

二、历史用途

封禅仪式:
古代帝王(如汉武帝、唐玄宗)为彰显功绩,会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向上天禀告治国成就。此时需将记载功绩的玉牒文密封于“金泥玉检”中,以示神圣与隆重。例如《汉书·武帝纪》记载,汉武帝封禅时使用“金泥玉检”存放刻石纪号的文书。

三、文化象征

  1. 权力象征:仅限帝王使用,体现皇权与天命的联结。
  2. 工艺价值:以金、玉等珍稀材料制作,反映古代高超的工艺水平。

四、文献记载

五、近义词与关联词

若需更完整的文献例证或历史细节,可参考《汉书》《梁书》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鏊战褒扬变形虫闭门思愆鄙俗笔削褒贬侧笔赤祲春思胆悸大远殜殜二庭防爆非常时期奉公正己讽意分间鉜鏂豪商黑楼子红带黄麂混和昏昏噩噩渐渐翦戮燋然挟义嗟叹骏马换小妾拘墟孔阜困废捆子凌坏流言蜚语立志墨斗农中清列秦楼谢馆旗头求伸葺屋日鬼软红十丈失伍水礼嘶哑天愁地惨同晷颓澜位阶相獘香荃狎侮遐踪蝎子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