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防的意思、顿防的详细解释
顿防的解释
驻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淮水 又东北, 淠水 注之。水出 戈阳县 南垂山 ,西北流歷 阴山关 ,逕二城间,旧有贼难,军所顿防。”
词语分解
- 顿的解释 顿 (頓) ù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叩,跺:顿首再拜。 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疲乏:困顿。劳顿。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
- 防的解释 防 á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守卫
网络扩展解释
“顿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不同文献来源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一、基本含义与用法
-
驻防(主要释义)
指军队驻扎并执行防御任务,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淮水》提到“军所顿防”,即军队驻扎防守之意。
-
突然防备(引申或误读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拆解为“顿”(突然)和“防”(防备),解释为“立即提高警惕”,但缺乏古籍直接例证,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衍生理解。
二、词源与结构
- 字义拆分:
“顿”在此取“驻扎”义(如“安顿”),而非“顿时”;“防”指防御,二者组合强调军事部署。
三、使用建议
- 在古文阅读或历史文献中,应优先采用“驻防”释义;
- 现代口语若用“顿时防备”义,需注意语境以避免歧义。
参考来源:汉典()、查字典()、《水经注》引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顿防》是一个中文词汇,意思是突然防备或突然加强防御。该词的拆分部首是“页”和“阝”,总共有12个笔画。《顿防》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写法中,其中的“阝”又叫做“邑”,是表示城市和城墙的意思,而“页”则表示头顶上的东西,合在一起形成了指向突然加强防御的意思。《顿防》这个词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与简体中文中相同。古代汉字中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阝”和“页”的构成单元。以下是一个例句:“这个地区的军队必须顿防可能的敌人入侵。”《顿防》可以组成其他词汇,如“防备”、“加强防御”等。它的近义词可以是“戒备”、“防范”等,而反义词可能是“放松防备”、“疏忽大意”等。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