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摄主的意思、摄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摄主的解释

(1).指代理君职者或代理主事者。《礼记·曾子问》:“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於西阶南。” 孔颖达 疏:“摄主,上卿代国政者。”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摄主》:“何谓摄主?曰:古者天子、诸侯、卿、大夫之世子未生而死,则其弟若兄弟之子次当立者为摄主。子生而女也,则摄主立;男也,则摄主退,此之谓摄主。”

(2).指代理主事。《公羊传·昭公十五年》:“大夫闻君之丧,摄主而往。” 何休 注:“主,谓已主祭者。臣闻君之丧,义不可以不即行,故使兄弟若宗人摄行主事而往。不废祭者,古礼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摄主"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1. 宗法礼制中的代理职权

    《汉语大词典》释为"代君主摄政者",指在君主年幼、病弱或外出时暂代行使统治权的重臣。例如《春秋公羊传》记载"周公何以称摄政?成周道,治天下,履天子之籍",周公即典型摄主。

  2. 祭祀体系中的主祭地位

    《古代汉语词典》注"主祭祀者",特指在宗庙祭祀中代替君主担任主祭的宗室成员。如《礼记·曾子问》载"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于西阶南",郑玄注"摄主,上卿代君听国政"。

  3. 权力过渡的特殊身份

    《辞源》补充该词包含"既非正式继位,又具实际统治权"的过渡性质,常见于周代至秦汉间的礼法体系。《汉书·王莽传》"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即指摄政者暂居君位的特殊政治形态。

网络扩展解释

“摄主”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基本含义

  1. 代理职务
    指在古代君主或主事者无法履行职务时,由他人暂时代理。例如:

    • 当世子未出生而君主去世,由兄弟或侄子暂代君职(、)。
    • 大夫听闻君主丧事,需临时让宗亲代理主祭事务(、)。
  2. 掌控权力
    作为成语时,表示掌握、主宰事物的人或势力,如“摄主一方”()。


二、使用场景与文献依据


三、近义词与辨析


四、总结

“摄主”的核心含义是“临时代理职务”,尤其用于古代宗法社会,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其权力范围和实施条件。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礼记》或《公羊传》原文(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面客倍式庳恶炳朗鼻上彩鹢齿筭磁卡蹴蹀麤险待字弹抨渡场多种冯瀛王概览耿特聒挠海流图化凫华椷汇寄假公济私熸煽警炼京雒尘疾言厉气絶岩军分剧贼课头昆仑山拉亏空连眉临军对垒緑呢大轿妙适密植内书房盼识屏扞墙粉乞力清壮凄微气逾霄汉韶箾社会性设饮十成视端十三楼讨亲提掳亭户通体违间文武兼备贤髦谐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