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形势败坏如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后汉书·孔融传》:“案 表 跋扈,擅诛列侯……专为羣逆,主萃渊藪。 郜 鼎在庙,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埶可见。”
“桑落瓦解”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形容事态或形势如同桑叶凋落、房屋崩塌般迅速崩溃,达到无法挽回的境地。多用于描述政治、社会或组织等重大体系的彻底衰败。
源自《后汉书·孔融传》:“桑落瓦解,其势可见。”。东汉末年,孔融以此比喻当时政权或局势的不可逆转的衰败。
部分资料(如)提到该词可形容“房屋倒塌”,但此用法较少见,主流含义仍侧重抽象形势的崩溃。建议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语境。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权威词典。
「桑落瓦解」是一个成语,意为草木枯萎、房屋倾颓,形容景色凄凉、破败不堪的样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桑」字的部首是「木」,总笔画数为九。
「落」字的部首是「艹」,总笔画数为十。
「瓦」字的部首是「瓦」,总笔画数为五。
来源:
根据《东坡志林》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唐代贾岛的《与裴迪书》:“及将桑落瓦解,须臾之间,邈若其未始向矣。”
繁体:
在繁体中,「桑落瓦解」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成语「桑落瓦解」的字形有所不同。其中「桑」字的古代写法为「桒陵」,「落」字的古代写法为「落马」,「瓦」字的古代写法为「石瓦」。
例句:
1. 病态的经济使得整个城市逐渐变得桑落瓦解。
2. 这座古老的庙宇如今已经桑落瓦解,只剩下几根残垣断壁。
组词:
桑叶、瓦砾、瓦解、瓦片、落叶、落泪、落下、落寞。
近义词:
颓败、凄凉、破败、残败、衰败。
反义词:
兴盛、繁荣、昌盛、发达、强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