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惯用语是汉语词汇体系中具有固定结构和比喻意义的口语化短句,其含义通常不能从字面直接理解。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惯用语具有“结构凝固性、语义整体性、使用通俗性”三大特征。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惯用语的核心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与成语的书面性、谚语的经验性不同,惯用语更侧重反映社会现象中的行为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指出,现代汉语常用惯用语约3800条,其中85%产生于明清至当代社会变迁过程中。
(注:参考来源对应《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汉语惯用语大辞典》2019年版,因平台限制未添加具体链接。)
惯用语是汉语中一类具有独特特点的固定词组,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综合理解:
1. 基本定义
惯用语是以三音节为主的习用词组,通过比喻手法形成修辞转义,整体意义不能简单拆分理解。例如“穿小鞋”比喻暗中刁难,“泡蘑菇”指故意拖延时间。
2. 主要特点
3. 与成语的区别
|对比项 | 惯用语 | 成语 |
|------------|--------|------|
| 结构 | 多三字,可拆分(如“打退堂鼓”) | 多四字,固定不可拆(如“雪中送炭”) |
| 来源 | 现代口语 | 古籍典故 |
| 语体色彩 | 通俗 | 书面化 |
(综合)
4. 使用注意事项
典型示例
如需了解更多惯用语实例,可参考权威词典或语言学专著。
闭市不恡操演躔离逞捷惩刈春秋雕敝迭连地约夺胆绀殿给力工作人员桂殿故邱寒梦横戈跃马后累厚直华阀昏昕贱骨肉靖民九转鴡鸠开忏开凿敛发谨饬黎伯立时三刻面情鸣滩目光短浅贫生子锲刀切似讫竟穷追乞宥日偏食市估世庸纾回说白道緑疏少通饬投递妄作万灵窝里翻五曹诬说想闻消日蟹螺蝎子妈系家溪濑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