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慰问的意思、慰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慰问的解释

[extend one's regards to] 安慰问候

慰问电

慰问灾民

详细解释

安慰问候。《后汉书·宋均传》:“ 均 自扶舆诣闕谢恩,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 唐 李德裕 《遣王会等安抚回鹘制》:“宜令左金吾卫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王会 持节充安抚大使,宗正少卿兼御史中丞 李师偃 充副使,专往慰问。” 明 刘基 《送田生归乡》诗:“老翁爱英俊,慰问至日夕。”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二章:“师长顺交通壕走着,一面同战士们握手,一面进行亲切的慰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慰问”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以下要点进行解释:

一、基本定义

“慰问”指通过言语或行动对他人表达关心、安慰和问候,尤其针对处于困难、疾病、灾祸等情境中的对象,旨在给予心理慰藉和支持。其核心由“慰”(安抚情绪)和“问”(主动关切)两部分构成。

二、历史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宋均传》:“均自扶舆诣阙谢恩,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唐代李德裕的《遣王会等安抚回鹘制》中也有使用,表明其作为官方关怀行为的传统。

三、使用场合与形式

  1. 适用对象:通常用于上级对下级、组织对个人或群体(如慰问受灾群众、军烈属),体现社会关怀。
  2. 表达方式:
    • 精神层面:口头安慰、慰问信、电话问候等;
    • 物质层面:赠送资金、物品等实际帮助。

四、目的与意义

  1. 功能目标:鼓舞士气、解决实际困难、展现组织形象;
  2. 社会价值:传递人际关爱,促进社会和谐,体现道德责任。

五、注意事项

平级或私人场景中多用“看望”而非“慰问”,后者隐含身份差异或正式关怀性质。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历史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后汉书》、唐代诏令等古籍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慰问

慰问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它表示对受到不幸或困难的人或群体表示关切、安慰或支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慰问的拆分部首是心和言,它的总笔画数为17画。

来源

慰问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慰”和“问”两个字组成。其中,“慰”表示安抚,心怀安慰;“问”表示询问,表达关切和询问的意思。结合在一起,慰问意味着对他人的心灵抚慰和关切。

繁体

繁体字“慰問”与简体字相同,都是指慰问的意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的慰问写法可能不同,但其意思相同。例如,在《庄子》一书中,“慰问”写作“慰問”。在《荀子》一书中,则以“慰”字为主,“问”字写作“問”。不同的书籍和时代,有时会采用稍有差异的字形。

例句

1. 在地震后,政府派出一支慰问团前往受灾地区。

2. 我们应该给予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慰问和支持。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慰问信、慰问电话、慰问品

近义词:安慰、关怀、慰藉

反义词:责备、冷漠、忽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