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茅裂土的意思、分茅裂土的详细解释
分茅裂土的解释
分茅列土。 元 高文秀 《渑池会》第四折:“官封极品禄千钟,分茅裂土人堪羡。腰金衣紫作朝臣,簫韶乐奏排筵宴。”《三国演义》第五四回:“我主人乃 中山靖王 之后, 孝景皇帝 玄孙,今皇上之叔,岂不可分茅裂土?”
词语分解
- 分茅的解释 分封王侯。古代分封诸侯,用白茅裹着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谓之“分茅”。《晋书·八王传赞》:“有 晋 鬱兴,载崇藩翰,分茅锡瑞,道光恒典。” 唐 杨巨源 《重送胡大夫赴振武》诗:“向年擢
- 裂土的解释 .分封土地。《商君书·赏刑》:“ 汤 与 桀 战於 鸣条 之野, 武王 与 紂 战於 牧野 之中,大破九军,卒裂土封诸侯。”《后汉书·陈蕃传》:“近习以非义授邑,左右以无功传赏,授位不料其任,裂土莫纪
网络扩展解释
“分茅裂土”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仪式和制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该成语原指帝王分封诸侯时,用白茅包裹特定颜色的泥土授予受封者,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后引申为分封诸侯或授予重要领地的行为,强调权力与领土的分配。
二、出处与历史背景
- 文献来源: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的“厥贡惟土五色”,指各地进贡五色土用于分封仪式。
- 仪式细节:分封时,帝王根据诸侯封地的方位选择对应颜色的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用白茅包裹后赐予诸侯,以示合法统治权。
三、结构与用法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使用(例:“朕自当分茅裂土,以爵卿等”)。
- 近义词:分茅列土、裂土分茅。
四、应用实例
- 历史语境:如《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中,诸葛亮为刘备正名时提到“分茅裂土”,强调其皇族身份与统治合法性。
- 文学引用:元代杂剧《渑池会》用“分茅裂土人堪羡”形容封侯的荣耀。
五、总结
“分茅裂土”不仅反映了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分封文化,还承载了权力象征与礼仪内涵。其核心是通过仪式化的土地授予,确立君臣之间的权力关系。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尚书》《三国演义》等文献或权威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分茅裂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人们分开竞争,争夺利益,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互相攀比。分茅裂土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是分(刀)茅(艹)裂(刀)土(土),共有8个笔画。这个词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的记载,用来形容两个国家为了边界土地的争夺而发生冲突,争斗不休。分茅裂土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没有变化。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相比有所变化,但分茅裂土的写法在古代并无太大变化。以下是一个例句:“两个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彼此间分茅裂土,竞争异常激烈。”分茅裂土的组词可以有分庭抗礼、拉锯不下等。与分茅裂土意思相近的词有拼死拼活、尔虞我诈等。而与分茅裂土意思相反的词可以有合作共赢、和谐共处等。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