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蘅的意思、杜蘅的详细解释
杜蘅的解释
见“ 杜衡 ”。
词语分解
- 杜的解释 杜 ù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阻塞(?),堵塞(乮 ):杜绝。杜塞(乮 )。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
- 蘅的解释 蘅 é 〔蘅芜〕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杜蘅〕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山地,开紫色小花。根茎可入药。亦作“杜衡”。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对“杜蘅”一词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与植物特征
杜蘅(学名:Asarum forbesii)是马兜铃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杜衡、杜若、楚蘅等。其形态特征包括:
- 叶片:心形或马蹄状,叶面有白斑,暗绿色且厚实有光泽;
- 根茎:肉质根粗大,地下根茎节间短;
- 花朵:暗紫色小花,冬季至春季开放,聚集成串;
- 高度:植株低矮,约15-25厘米。
2.药用价值
杜蘅自古被中医视为重要药材:
- 传统功效:性温味辛,可散风寒、祛湿毒、润脏腑,主治胸胁逆气、头痛流涕、痰喘等症;
- 现代研究:具有抗过敏、抗菌、镇痛、降脂等作用;
- 外用:根茎可消肿化瘀,治疗痈肿疮毒和跌打损伤。
3.文化与历史记载
- 《山海经》:描述其“状如葵,气味似蘼芜”,佩戴可助马疾行,食用可治瘿病(甲状腺肿大);
- 文学象征:屈原《九歌》等古籍将其与高洁品性关联,比喻君子贤人;
- 李时珍评价:《本草纲目》将其列为“上品”,强调其对肾脏和膀胱的益处。
4.分布与用途
- 地理分布:主要生长于中国长江以南,如浙江、江苏、湖南等地;
- 实用功能:古代用作香料熏衣祛秽,现代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
5.补充说明
- 名称辨析:常与“杜衡”混用,部分文献中“杜蘅”也指代其他植物(如杜若),需结合上下文区分;
- 发音:拼音为“dù héng”,注音“ㄉㄨˋ ㄏㄥˊ”。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本草纲目》《山海经》等典籍或权威植物学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杜蘅(dù héng)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种花卉植物,也叫作杜鹃花。杜蘅的部首是木,笔画数为9。该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是由“杜”和“蘅”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杜蘅的繁体字写法为「杜蘅」。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杜蘅的写法并未有太大变化。早期的写法可能会有些差异,但整体而言仍然保持着相似的形状和结构。
以下是一个关于杜蘅的例句:
杜蘅花开时,花香四溢,美不胜收。
与杜蘅相关的组词有:杜蘅树、杜蘅花、杜蘅园等。
与杜蘅相近的词语有:杜鹃、杜鹃花、铃兰等。
目前暂未找到与杜蘅相反或反义的词语。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按责獖羊鼻峯摈逐菜货程序库成幼伧重笞挞辞句疵下瘁臞道不得悼怆东土多肉植物獦牂古定剑皓颢鹤盖和杂户豹徽索惠心浇酗节构解环祭师祭餟机座科目连雾流祸龙跃凤鸣漏板鸾辙旅托马纲埋覆摸量莫斯科拿云攫石虐使泡幻千载一弹敲吟驱剪忍心害理神道麝炷食量霜鼙四犯胎孩提干同财推食解衣拓地钱显示蟹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