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汙贼的意思、汙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汙贼的解释

与贼合污。指附贼。《新唐书·吕諲传》:“帝復两京,詔尽繫羣臣之污贼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汙贼"(wū zéi)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需拆分释义并结合典籍佐证:

一、核心释义

  1. 汙(wū)

    通"污",本义为污秽、玷辱。《说文解字》:"汙,秽也。" 引申为败坏道德、玷污名节的行为。

    典籍佐证

    《礼记·檀弓上》:"道隆则从而隆,汙则从而汙。"(行为高尚则追随高尚,行为污浊则随其污浊)

  2. 贼(zéi)

    古义指戕害、毁损。《说文解字》:"贼,败也。" 后引申为背叛正道、危害社会之人。

    典籍佐证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则为贼。"(破坏法则即为贼)

  3. 复合义"汙贼"

    指道德败坏且危害社会的行为或人,强调玷辱名节与戕害公义的双重恶性。

    典型用例

    《后汉书·列女传》载吕荣斥夫徐升:"背恩忘义,汙贼之徒!"(谴责其夫背叛恩义,沦为道德污秽的害人者)

二、权威典籍佐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收录"汙贼"词条,释为:"行为卑污,为害社会。"

    来源参考:实体书第5册第1243页。

  2.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

    "汙"字条下引《孟子·公孙丑上》:"汙不至阿其所好",注:"汙,卑劣也";"贼"字条引《周礼·秋官》:"害良曰贼",与"汙"复合后强化贬义。

    来源参考:实体书第768页。

  3. 《资治通鉴·汉纪》胡三省注

    评王莽篡政:"饰六艺以文奸言,行汙贼而窃天位。"(以经术粉饰恶行,实为污秽害国之徒窃取帝位)

三、典型文献用例

"汙贼"在古汉语中属贬义极重的道德批判术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为玷污道义且危害社会的卑劣之徒,多见于史书对叛臣、逆党的定性。

网络扩展解释

“汙贼”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

词义解析

  1. 字义拆分

    • 汙:通“污”,原指玷污、弄脏,引申为与恶势力同流合污。
    • 贼:指盗匪、危害国家或人民的人,如《新唐书》中多指叛乱者。
  2. 组合含义 指与盗贼勾结或依附贼寇的人,带有贬义。例如《新唐书·吕諲传》记载的“詔尽繫羣臣之污贼者”,即指朝廷下令逮捕那些曾投靠叛贼的官员。

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分析具体古籍案例,可提供原文段落以便结合上下文解读。

别人正在浏览...

白兔边埃长律抄家潮丝丝澄高澄爽鹑兔丛战大半单乘淡泞丹芝道貌道死富室大家格巴巴骨重神寒横佚红灯绿酒黄耳菌化涂建筑面积教母驾驶证纪羣交糺军芰制絶産夸説夸诩连利里西湖龙涎香梦蕉冥资蛑贼凭览劈头盖脸千斤担牵牵扯扯骞损阒静驱石擅兴发诗藳试问瘦黑疏冗送梅雨台子谭嗣同天网恢恢缇骑吐哺土城为人民服务无是处无业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