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副的意思、三副的详细解释
三副的解释
(1).指三种毛笔,即栗尾、枣核、散卓。 宋 黄庭坚 《林为之送笔戏赠》诗:“ 阎生 作三副,规摹 宣城 葛 。” 任渊 注:“三副:栗尾、枣核、散卓,皆笔名。”
(2).船员的职务名称。次于二副,一般掌管航用仪器、图书等,航行时轮流值班驾驶。
词语分解
- 三的解释 三 ā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笔画数:; 部首:一; 笔顺编号:
- 副的解释 副 ù 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副职。副手。副官。副使。 附带的,次要的:副业。副品。副食。副刊。副歌。副产品。副作用。 相配,相称(坣 ):名实相副。其实难副。 量词(.一组或一套,
专业解析
三副的汉语词典释义
1. 基础释义
三副(sān fù)在汉语中有两层核心含义:
- 量词性释义:指成套物品中的第三件,常见于传统器物或文书。例如古代“三副铠甲”即三套铠甲中的第三套。
- 职务性释义:现代专指航海船舶上第三级别的高级船员,职责包括管理救生设备、消防系统及协助航行值班,职位次于大副、二副。
2. 专业领域释义(航海术语)
在航海领域,“三副”是国际海事组织(IMO)认证的职位,需持有《海船船员适任证书》。主要职责涵盖:
3. 文化延伸与用例
- 文学用例:茅盾在《子夜》中描述:“船上三副忙着检查救生筏”,反映其职业角色。
- 历史演变:明清时期“三副”指地方官府中第三级辅佐官(如县丞属官),近代转为航海专称。
权威参考资料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112页。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一卷“三”字条。
- 《航海技术术语》:国家标准 GB/T 11197-2021,交通运输部发布。
- 《国际海事公约汇编》:国际海事组织(IMO),2020年版,STCW规则第Ⅱ章。
- 《子夜》: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再版。
(注:因部分文献无公开电子资源链接,此处仅标注来源名称及出版信息,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三副”一词有两种不同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一、古代文房用具(现已少用)
指宋代三种毛笔的统称:
- 栗尾:笔头形似栗子尾部,适合书写劲挺字体。
- 枣核:笔尖呈枣核状,多用于工笔绘画。
- 散卓:笔锋散开,适用于行草书体。
此说法源自北宋黄庭坚的诗作《林为之送笔戏赠》。
二、现代航海职务(常用含义)
指船舶驾驶部的高级船员职称,职位等级为第三顺位(次于船长、大副、二副)。主要职责包括:
- 设备管理:主管全船救生设备(救生艇、救生衣等)和消防系统(灭火器、报警装置),定期检查维护并记录。
- 航行值班:在驾驶台轮班负责船舶航行安全,执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 应急职能:组织消防救生演习,培训船员使用相关设备。
- 辅助工作:协助大副管理货物装卸,保管航海图书资料。
需注意:该职务需通过国家海事局考核认证,且实际职责可能因船舶类型和公司规定略有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北岳别辨冰池不言而信采画侧泳程量尘轨车载船装酬唱船户从食打冷战黨羌都要哆然法王家风陵堆风躅贯恶广德王雇借寒蓬黑重皇历会课诲人不倦呼噪讲脸降落解剥积严急症裾礁举实剧诗昆山曲敛翠厘豪铺谋浅弊牵绵签助气喘如牛齐皷屈志深泓神晤湿垫食管司箴岧嵽土封歪七竪八温柔薶挂武昌鱼无声片香桶儿险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