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举实的意思、举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举实的解释

(1).核实。《后汉书·和帝纪》:“遣使者分行贫民,举实流宂,开仓賑稟三十餘郡。”《后汉书·顺帝纪》:“遣侍中 杜乔 等八人,分行州郡,班宣风化,举实臧否。”

(2).喻举用人才。《文选·张协<七命>》:“至闻皇风载韙,时圣道淳,举实为秋,摛藻为春。” 张铣 注:“举用贤能亦如秋时万物成实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举实"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理解。根据权威辞书及古籍用例,其核心含义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基本释义

  1. 列举事实,据实陈述

    指通过具体事例进行说明或论证,强调以真实情况为依据。

    古籍例证:

    《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载霍谞上书为舅宋光辩冤:“谞闻《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 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谞以区区之心,窃独悲之。故敢冒死瞽言,举实以闻。”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

  2. 推举贤能之士

    “举”含选拔、推荐之意,“实”指有真才实学之人,合指荐举有德才者。

    古籍例证:

    《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二》载尚书令左雄谏言:“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胡三省注:“雄欲清本源而澄吏治,故举实求才,不尚虚名。”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

二、词义解析

古籍补充例证:

宋代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八:“朝廷选任官吏,当举实才,勿徇虚誉。”此例进一步印证“荐举有真才者”的用法。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三朝北盟会编》


说明:以上释义及例证综合《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的权威解释,并援引原始文献印证。因古籍原始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通行纸质版本为准,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查阅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举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基本含义

  1. 核实、查证事实
    源自《后汉书》等古籍,如《后汉书·顺帝纪》中“举实臧否”,指通过实际调查确认真相或评判优劣。这一用法强调对事物真实性的考据,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正式文书。

  2. 举荐或任用人才
    如《文选·七命》中“举实为秋”,比喻选拔人才如同秋季收获果实般注重实际能力。此义项与“举”的“推举”含义相关(参考《出师表》“众议举宠为督”),强调以实际才干为标准。


二、使用场景与延伸


三、字义分解

总结来看,“举实”既可指具体行动中的核实与落实,也可喻指人才选拔的务实标准,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拔度宝方弊世苍翠欲滴常祭吃不上粗缯呆挣大家数短李耳帽儿凡讷汾丘分让腐皮公假顾覆滚水泼老鼠还葬惠口晖丽回虑悔之无及嘉羞结毦竫嘿荆姬金色世界嫉怨榄香冷翠连夹立班柳翠桥吕砚蛖蝼钱摊骑步窃钩弃家荡产青苔巷穷生拳跼人均三顾草庐缮治生烟守真水埒熟口说短论长庶生私充死夭万口一谈鹜角黍无奇不有详丽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