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calary month in the lunar calendar;leap month] 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 365 日5 时 48 分 46 秒相差约 10 日 21 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农历一年较回归年相差约10日21时,故须置闰,即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两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最初放在岁末,称“十三月”或“闰月”;后加在某月之后,称“闰某月”。《书·尧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唐 韩愈 《皇帝即位贺宰相启》:“皇帝以闰月三日,嗣临大位。”《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恰遇那年下半年有个闰月,北地节候又迟,满山杏花还开得如火如锦。” 周立波 《张闰生夫妇》:“ 张闰生 同志是闰月里生的,他父亲当时给他起了这个现成的名字。”
闰月是农历中为了协调月相周期(朔望月)与太阳年(回归年)差异而设置的额外月份。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概念
闰月是阴阳合历(如中国农历)特有的置闰方式,指在特定年份中插入的第十三个月。农历平年有12个月(约354天),而回归年约365天,每年相差约11天。若不调整,17年后季节与月份将完全错位(例如冬季对应农历正月)。
核心功能
通过增设闰月,使农历年份与四季变化保持同步,避免农时与节气脱节。
传统方法
古代采用“19年7闰”的固定周期(即19年插入7个闰月),此方法源于战国时期。
现代调整
唐代《麟德历》废除固定闰周,改用“无中气月置闰”。每月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若某月仅有节气而无中气,则定为闰月,名称沿用前序月份(如闰四月)。
部分地区有闰月相关习俗,如闰月为长辈买鞋祈福(称为“闰月鞋”),但这些属于民间传统,无科学依据。
如需进一步了解计算方法或历史演变,可参考《麟德历》相关研究或二十四节气规则。
闰月是农历中的一个特殊术语,指的是插在平常农历月份之间的一个额外月份。这个月份既不属于上一个月也不属于下一个月,用来修正阳历与农历的误差。
闰(rùn)的部首是门,共5画。
月(yuè)的部首是月,共4画。
闰月一词最早来源于汉代的《淮南子》一书,原意是指插在正常月份之间的额外月份。
闰月的繁体为「閏月」。
古时写「闰月」的汉字为「閏」,其中「門」的右侧是「月」字旁边,两个字合在一起写。
1. 明年是闰月,农历将会有13个月。
2. 为了和阳历对应,农历会不定期地插入闰月。
1. 闰年:指阳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2. 闰四月:指农历中插入的第四个月,即作为闰月的那个月。
闰月的近义词是润月。
闰月的反义词是平月。
百草摆事实变幻莫测边隅碧洞彩笔踩窝子藏擪乘垲称媚出豁此事存本打倒雕胡调子定义顿壮恶俗反面文章非晶体蜂糕愤恚符籍服饰合杀鸿鹄红五月讲益讥贬解雠借换积揽景燿儁才阔臆列身理节邻虚緑林豪杰旅占卖金聂聂欧虞法排签迫生羣分类聚热岛人琴俱亡上将军社会公德身心交瘁实腾腾熟粪水陆斋黍秸思归乐狎逼赮驳笑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