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閏月的意思、閏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閏月的解釋

[intercalary month in the lunar calendar;leap month] 陰曆以月球繞地球定曆法,每年和回歸年的 365 日5 時 48 分 46 秒相差約 10 日 21 時,積以置閏,所以每三年要閏一個月,每五年閏兩個月,每十九年閏七個月。這樣每逢閏年所加的一個月,稱為閏月。閏月加在某月之後。就叫閏某月

詳細解釋

農曆一年較回歸年相差約10日21時,故須置閏,即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兩個月,十九年閏七個月。每逢閏年所加的一個月叫閏月。最初放在歲末,稱“十三月”或“閏月”;後加在某月之後,稱“閏某月”。《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唐 韓愈 《皇帝即位賀宰相啟》:“皇帝以閏月三日,嗣臨大位。”《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恰遇那年下半年有個閏月,北地節候又遲,滿山杏花還開得如火如錦。” 周立波 《張閏生夫婦》:“ 張閏生 同志是閏月裡生的,他父親當時給他起了這個現成的名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閏月是農曆中為了協調月相周期(朔望月)與太陽年(回歸年)差異而設置的額外月份。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作用

  1. 基本概念
    閏月是陰陽合曆(如中國農曆)特有的置閏方式,指在特定年份中插入的第十三個月。農曆平年有12個月(約354天),而回歸年約365天,每年相差約11天。若不調整,17年後季節與月份将完全錯位(例如冬季對應農曆正月)。

  2. 核心功能
    通過增設閏月,使農曆年份與四季變化保持同步,避免農時與節氣脫節。


二、計算規則與演變

  1. 傳統方法
    古代采用“19年7閏”的固定周期(即19年插入7個閏月),此方法源于戰國時期。

  2. 現代調整
    唐代《麟德曆》廢除固定閏周,改用“無中氣月置閏”。每月通常包含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若某月僅有節氣而無中氣,則定為閏月,名稱沿用前序月份(如閏四月)。


三、與公曆閏年的區别


四、文化與民俗

部分地區有閏月相關習俗,如閏月為長輩買鞋祈福(稱為“閏月鞋”),但這些屬于民間傳統,無科學依據。

如需進一步了解計算方法或曆史演變,可參考《麟德曆》相關研究或二十四節氣規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閏月的意思

閏月是農曆中的一個特殊術語,指的是插在平常農曆月份之間的一個額外月份。這個月份既不屬于上一個月也不屬于下一個月,用來修正陽曆與農曆的誤差。

閏月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閏(rùn)的部首是門,共5畫。

月(yuè)的部首是月,共4畫。

閏月的來源

閏月一詞最早來源于漢代的《淮南子》一書,原意是指插在正常月份之間的額外月份。

閏月的繁體

閏月的繁體為「閏月」。

閏月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寫「閏月」的漢字為「閏」,其中「門」的右側是「月」字旁邊,兩個字合在一起寫。

閏月的例句

1. 明年是閏月,農曆将會有13個月。

2. 為了和陽曆對應,農曆會不定期地插入閏月。

閏月的組詞

1. 閏年:指陽曆中有閏月的年份。

2. 閏四月:指農曆中插入的第四個月,即作為閏月的那個月。

閏月的近義詞

閏月的近義詞是潤月。

閏月的反義詞

閏月的反義詞是平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