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隅的意思、边隅的详细解释
边隅的解释
亦作“邉隅”。1.犹边境。《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魴 远在边隅,江汜分絶,恩泽教化,未蒙抚及。”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一戎而荒景肃清,再鼓而边隅底定。” 明 冯梦龙 《邯郸梦·宇文计陷》:“那将在军中呵,随机行止,况收復千里邉隅。” 郭孝成 《云南光复记》:“ 广西 僻在边隅,民穷势蹙,外无应援,内乏餉械,邻封悉树 汉 帜,一隅何能孤守。”
(2).边缘。 宋 苏洵 《答二任》诗:“闻君猒 蜀 乐 上蔡 ,占地百顷无邉隅。”
词语分解
- 边的解释 边 (邊) ā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边缘。边沿。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边三角形。 旁侧,近旁:身边。边锋。 方面:边干(刵
- 隅的解释 隅 ú 角落:城隅。墙隅。屋隅。隅隙(屋角的洞穴)。向隅而泣。 〔隅中〕将近中午的时候。 靠边的地方:海隅。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边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解释
-
边境
指国家或地区的交界地带,如《三国志·吴志·周鲂传》中“魴远在边隅”,强调地理位置上的偏远性。
-
边缘/角落
描述物体的外围或不起眼的位置,如宋代苏洵诗句“占地百顷无邉隅”,突出空间上的边际感。
二、详细释义
- 词源与结构
由“边”(边缘)和“隅”(角落)组成,合指事物的边缘区域或偏僻位置。
-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既可指实际地理的边疆(如唐代骆宾王“再鼓而边隅底定”),也可比喻事物处于次要地位(如“处于学术研究的边隅”)。
三、相关词汇
- 近义词:边疆、边陲、边际
- 反义词:中心、核心、腹地
四、扩展信息
- 异体写法:古籍中或作“邉隅”。
- 英文翻译:可译为“border area”或“corner”。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三国志》《邯郸梦》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边隅(biān yú)的意思是指角落或边角。该词的拆分部首是辵和阝,其中辵表示“走”,阝表示“邑”(城市),表示从城市边上靠近边角的地方。边隅的笔画数目为13画。
边隅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比现代简化许多,边隅这两个字的古代写法分别是边和隅。边的古代写法类似“立”,表示靠近边缘的意思;隅的古代写法类似于“邑”,表示城市或房屋的屋角。
以下是边隅的一些繁体字形式:邊隅、邉隅。
边隅在句子中的用法可以是描述一个物体或地方处于边角或角落中的状态。例如:这个小店藏身于老城边隅的一条小巷中。
边隅的组词有:边角、边际、世俗之边隅等。
边隅的近义词有:角落、边缘、周边。
边隅的反义词有:中心、正中央、核心。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