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ad custom]∶不良的习俗
(2) [vulgar]∶粗俗;庸俗
恶俗趣味
(1).丑陋庸俗。《墨子·鲁问》:“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戏恼郝使君》云:‘愿携 王 赵 两红颜,再骋肌肤如素练。’则更恶俗,杀风景矣。” 阿英 《山居小札》:“午饭后,先到 眼镜湖 ,恶俗不堪,称不上风景。”
(2).不良的风俗。《荀子·王霸》:“无国而不有美俗,无国而不有恶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贬妖穴为罪隶论》:“其中之頽风恶俗,即罄 南山 之竹简,都写不尽。”
“恶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从以下角度理解:
不良习俗
指社会或文化中存在的陋习、不良风俗。例如《荀子·王霸》提到“无国而不有美俗,无国而不有恶俗”,强调任何地方都有美俗与恶俗并存的现象。
粗俗庸俗
形容言行、趣味等低级、缺乏修养。如《墨子·鲁问》批评“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清代赵翼也以“恶俗”评价诗句的低级趣味。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或例句,可参考《墨子》《荀子》等古籍,或查阅权威词典(如、8来源)。
《恶俗》一词指的是具有恶劣品味、低俗媚俗或者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语言或文化表现。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受欢迎或被认为不合适的事物。
《恶俗》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恶(忄+口)和俗(人+土)。其中,恶的部首是心,俗的部首是人。恶的笔画数为10画,俗的笔画数为9画。
《恶俗》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时候,恶和俗的意义与现代相似。在繁体字中,恶和俗的写法为「惡」和「俗」。
在古代汉字中,恶的写法较为多样,有时会用到「噁」或「邪」的形式。俗的古代写法为「俗事」。
1. 他的言行举止太恶俗,让人非常反感。
2. 这部电影用一种恶俗的方式来娱乐观众。
3. 我们应该远离恶俗的文化,追求更高尚的艺术体验。
组词:恶心、恶劣、恶意、恶习、恶化
近义词:低俗、庸俗、下流、劣俗
反义词:高尚、优雅、廉洁、正统
惩恶劝善从良打独磨当然点金乏术滴水成河独孤覆盂之安膏唇贩舌篝火狐鸣鳏处海防寒陋豪臣皓然活化石翦伤浇切糖交通哨娇语机船节旦嗟愍敬敏酒歌寄象极正抗暴蜫蚳老冤蜡签儿梨花简琳玙猫鬼没得蒙懂麋臡南词乔主张歧黄柔情似水洒泪而别散齐深谋舍身饲虎释迦牟尼数巡宿秉索处田陂外壤忘恩失义完纳婉转文理俱惬问牛相业乡壮歊热习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