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惰的意思、敖惰的详细解释
敖惰的解释
傲慢怠惰。《礼记·大学》:“所谓齐其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於此皆得其正,则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五者皆无偏辟。”
词语分解
- 敖的解释 敖 á 出游,闲游:“以敖以游”。 古同“熬”,煎熬。 姓。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惰的解释 惰 ò 懒,懈怠,与“勤”相对:懒惰。怠惰。惰性。惰慢。将骄卒惰。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敖惰”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áo duò(),其含义可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指傲慢与怠惰的结合,既包含态度上的轻视、不谦逊(“敖”通“傲”),又包含行为上的懒散、不勤勉(“惰”)。这一组合词常用于形容人对己对事双重消极的状态。
2.古典出处与用法
- 《礼记·大学》中提到:“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指人若对他人表现出傲慢怠惰的态度,则会偏离正道()。
- 明代黄绾在《明道编》中进一步阐释,将“敖惰”与“亲爱”“畏敬”等情感并列,强调修身需避免此类偏颇()。
3.深层解析
- “敖”:古通“傲”,表傲慢、轻视,常见于文言文,如“敖慢”(傲慢)、“敖弄”(嘲弄)。
- “惰”:指懒惰、懈怠,如“怠惰”()强调缺乏积极性。
组合后,“敖惰”更突出态度与行为的双重问题,常用于批评或警示。
4.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敖惰”较少单独使用,多出现在学术或古籍研究中,需结合语境理解。日常表达类似含义时,常用“傲慢懒散”“骄惰”等替代。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礼记》原文或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敖惰: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懒惰、懈怠、懒散的状态或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敖惰这个词的部首是 “攵” 和 “火”,其中 “攵” 表示手,并且是汉字中常见的部首之一;“火” 表示火。它的总笔画数为15画。
来源:敖惰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文献和汉字的发展。根据《康熙字典》,敖指的是放纵、狂放不羁,而惰指的是懒散、不勤劳。这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敖惰一词。
繁体:在繁体字中,敖惰的写法为「敖惰」,没有改变词义或拼音。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敖的写法为「敖」,古代的惰字写作「懮」。
例句:他这个人很敖惰,从来都不愿意做任何事情。
组词:敖戏、敖德萨、敖丙、敖包、敖麦等。
近义词:懒惰、懒散、懈怠、怠惰等。
反义词:勤奋、努力、自律、敬业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财蓄产权臣使痴懒闯进触诊达官显宦贷舍当关倒贴定岗涤汰覩斯飞梯风帘凫鸭鬼皮嗐声跺脚翰学赫晞黄袿黄金间种解人颐疾径九宫三命橘露开剖客耕空穴来风俚词犂舌流质厉志门下督蔑蠓汨渚乜呆呆诺藤平窿乔榦窍理穷览任从赏赠烧薙时方失损手球书画四逆探照灯调气通粮外作无一不知闲疏下野蟹粉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