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邉角”。1.边地的画角或画角声。 唐 白居易 《赋得边城角》诗:“边角两三枝,霜天 陇 上儿。” 唐 李商隐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诗:“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髩丝。” 冯浩 笺注:“角,画角也。谓晚角将罢。” 明 夏完淳 《夜亭度雁赋》:“侧过如边角之萧条,遥闻如胡笳之悲彻。”
(2).边地。 宋 李曾伯 《水调歌头·庚子送周昞仲赴江东幕》词:“况是眼前局面,心腹忧如边角,胜著赖帷筹。” 清 钱谦益 《兵使慈溪冯公进秩督学福建叙》:“ 闽 之在海内,以局势论之,当为边角,不当为腹腴。”
(3).指物体边沿和两个边沿相接的部分。 萧军 《第三代》第八部五七:“这坟墓是埋葬在 凌河村 后边一带山梁上 刘 家祖坟的边角。” 张炜 《古船》第二章:“最后马车还是停在了晒粉场边角上的粉丝包跟前。”
(4).制作物品时,原材料经切割、裁剪下来的多余部分。 王璞 《最漂亮的是那只灯罩》:“现在,我们发愁的就是材料,你们的边角馀料我们也许有用。” 高梦龄 《浮云》十三:“东家常常把这些边角零碎,送给他的忠诚伙计 陈老德 一部分。”
(5).围棋术语。棋盘的边和角部分。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刘仲甫国手棋》:“ 仲甫 即於不当敌处下子,众愈不解。 仲甫 曰:‘此著二十著后方用也。’即就边角合局,果下二十餘著,正遇此子,局势大变。” 明 冯梦龙 《女丈夫·棋决雌雄》:“劝君家别营邉角,小活些些。”
“边角”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边地的画角或画角声
指古代边塞地区用于报时或警示的乐器声,常见于诗词中。例如唐代白居易《赋得边城角》中“边角两三枝,霜天陇上儿”。
边地
泛指边疆或偏远地区。宋代李曾伯词作中曾用“心腹忧如边角”形容对边陲局势的担忧。
物体的边缘或相接部分
描述物品的边沿或角落,如萧军《第三代》中提到的“祖坟的边角”,或张炜《古船》中“粉丝包的边角”。
制作剩余材料
指裁剪、切割后剩余的零碎材料,如布料、木材的边角料。
围棋术语
特指棋盘边缘与角落区域,属于棋局中战略位置。
现代应用扩展
在几何学中,边角指图形的角落或边缘点;物理学中涉及电场/磁场集中区域;计算机视觉中用于物体特征识别。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可参考《汉典》或相关诗词注释。
白夾半丝半缕伯瑜钵釪不可多得操割踟跦辞手大市鼎脚断伐丰福风俊负挟恭己篝灯鬼疰过考涵洞駻突河清颂怀寄花颜月貌建鼓绛衣娘较猎汲古津发晋号进退触藩禁穴看不起克获扣杀乐往哀来连墙离南旅见猛政鸣鶪木莲木椌纳污含垢逆濞蓬勃毗奉蛩蚷仁者能仁舌簧诗壁恃气收榆遬濮素丝羔羊讨嚣铜炼晩红为作相得甚欢谢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