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饬的意思、规饬的详细解释
规饬的解释
以正言劝诫。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诸生殆不至於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飭也。”
词语分解
- 规的解释 规 (規) ī 画圆等的仪器:圆规。两脚规。 法则,章程,标准:规则。法规。常规。清规戒律。 格局,范围:规模。 相劝:规尽力。规谏。规正(a.规劝,匡正;b.整齐;c.规矩)。规勉。 谋划:规划。规
- 饬的解释 饬 (飭) ì 整顿,使整齐:整饬纪律。 古同“敕”,告诫,命令。 谨慎:“程元凤谨饬有余,而乏风节”。 古同“饰”,巧饰。 笔画数:; 部首:饣;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规饬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规”与“饬”二字组合而成,具有明确的书面语色彩,多用于表达对行为、品行的约束与整饬。其核心含义如下:
-
规范整饬,使合乎法度礼仪
- 释义:指通过教导、约束或制定规范,使人的言行、事物的状态符合既定的准则、法度或礼仪要求。
- 字源解析:
- 规 (guī):本义为画圆的工具(圆规),引申为法则、准则、典范,再引申为劝告、告诫、谋划使之合乎规范。如《说文解字》:“规,有法度也。”
- 饬 (chì):本义为整治、整顿,使之整齐有序、严谨完备。如《说文解字》:“饬,致坚也。”段玉裁注:“致坚者,谓整治之使坚固。”引申为谨慎、命令、告诫。
- 结合义:“规饬”强调运用规范(规)来进行整治、教导(饬),以达到端正、有序、合乎礼节的目的。常用于指对自身或他人的品德、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 书证:
- 《明史·职官志一》载监察御史职责:“十三道监察御史,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按临所至,必先审录罪囚,吊刷案卷,有故出入者理辩之。诸祭祀坛场,省其墙宇祭器。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翦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凡朝会纠仪,祭祀监礼。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有大政,集阙廷预议焉。盖六部至重,然有专司,而都察院总宪纲,惟所见闻得纠察。诸御史纠劾,务明著实迹,开写年月,毋虚文泛诋,讦拾细琐。出按复命,都御史覆劾其称职不称职以闻。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此段虽未直接出现“规饬”一词,但详尽描述了监察御史通过纠察、举劾、巡视、查核等手段来“正风俗,振纲纪”,即履行“规饬”百官与地方之责。)
- 清代文献中常见用“规饬”描述对官员、子弟或风气的整顿教导,如“严加规饬”、“亟宜规饬”等用法。
-
告诫,规劝
- 释义:指用言语进行劝诫、教导,使人改正错误或避免过失,行为更加端正。
- 用法:此义项侧重于言语上的劝导和警示,是“规”字“劝告”义与“饬”字“告诫”义的结合。常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朋友之间的劝诫。
- 示例:如“师长对其言行失当之处,屡加规饬”。
现代用法与
“规饬”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属于较为书面化甚至带有些许古雅色彩的词汇。它主要强调通过规范、准则来约束、教导和整顿,以达到使对象(个人行为、组织状态、社会风气等)符合道德、礼法或规章制度要求的目的。其核心在于“以规范进行整治和教导”。
权威来源参考:
- 《汉语大词典》 (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对“规”、“饬”二字的本义、引申义及复合词“规饬”有详细释义和例证,是研究汉语词汇的权威工具书。
- 《辞源》 (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一部源流并重的古汉语辞书,对“规”、“饬”的字源、古义及“规饬”一词的古典用法有深入考释。
-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出版):侧重古代文献中的词汇释义和用法,是理解“规饬”在古籍中具体语境的重要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虽为现代汉语词典,但对“规”、“饬”及“规饬”的现代释义和书面语属性有明确标注。
- 《王力古汉语字典》 (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在字义辨析和词义发展脉络方面具有权威性,有助于理解“规饬”的构成与语义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规饬”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guī chì,其核心含义是以正直的言语进行劝诫,强调通过规范言行来引导他人遵守规则或纠正错误。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字面解析:由“规”(劝告、规范)和“饬”(整顿、告诫)组成,合指通过劝告和整顿来约束行为。
- 核心意义:以正言劝诫,帮助他人修正错误或规范言行。
使用场景
- 教育领域:如师长对学生的教导。
例:明代王守仁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提到,学生犯错可能因缺乏“师友之讲习规饬”。
- 职场或官场:形容上级对下属的纪律要求,如官员需“整饬纪律”。
- 日常规范:泛指对行为、道德的约束和引导。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规劝、告诫、劝诫、整饬。
- 反义词:纵容、放任。
补充说明
- 该词偏书面化,多用于正式或学术语境,体现对规则和纪律的重视。
- 部分文献中,“饬”也含“谨慎”之意,引申为通过劝诫使人言行严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如王守仁原文),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挨拿百举百捷白腰颁首便计瘪窳不干不凈缠搅馋涎带路人祓送附学工气馆院过刑鸿致厚谢滑耎惠美活报剧甲外急递铺叽里咕噜卷藏旷野撩是生非俚赖流连忘反露斯履霜知冰莫可名状蛲虫千回万转諐失起龙清脆穹灵乞遗挼搓如鱼得水洒爽圣人之年省司十不闲莲花落受赇守先待后梳辫子炭室田首挑拣童幡推斥外事处危朗卫助下半截相嵌仙藻小诵哮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