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徒谪的意思、徒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徒谪的解释

(1).犹徒流。处以徒刑或流刑。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及於犯罪,上不足以至死,则其下唯有徒謫鞭杖,或遇赦令,则身无损。”

(2).指被处徒、流刑的罪犯。《魏书·太组纪》:“置山东诸冶,发州郡徒謫造兵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徒谪(tú zhé)是汉语古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和用法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说文解字》释为“步行也”,后引申为“役使”“刑罚”。在刑罚语境中,“徒”特指服劳役的刑徒,如《汉书·刑法志》载:“隶臣妾满三岁为司寇,司寇二岁免为庶人。”

  2. 《说文解字》释为“罚也”,指因罪贬斥流放。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二、复合词义

“徒谪”指古代将罪犯流放至边远地区并强制服劳役的刑罚,常见于秦汉律令。例如《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发闾左適戍渔阳”,其中“適戍”即“谪戍”,与“徒谪”含义相通,均含流放与劳役双重惩罚性质。

三、文献例证

《汉书·食货志》提及“徒谪”用于镇压叛乱后的处置:“徙谪实边,以御匈奴”,说明其兼具惩戒与戍边的政治功能。此用法亦见于《后汉书》对东汉流刑的记载。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徒谪”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权威来源综合分析:

一、基本释义

  1. 刑罚类型
    指古代两种刑罚的合称:

    • 徒:徒刑,即强制服劳役;
    • 谪:流刑,即贬谪或流放。
      例如《抱朴子·用刑》提到“徒谪鞭杖”,指根据罪行轻重选择刑罚。
  2. 受刑者代称
    也可指代被判处徒、流刑的罪犯。如《魏书·太祖纪》记载“发州郡徒谪造兵甲”,意为征调此类罪犯制造兵器。

二、补充说明

建议参考权威典籍(如《抱朴子》《魏书》)或专业词典(汉典)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保鲜把薪助火壁经冰籁庇翼卜珓藏猫儿长道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嗔忿船台醇风处舍辞官躭阁荡惑澄泥砚钓滩鼎娥东非大裂谷断埯二萧凡耳沸波釜底游鱼伏水甘酪花貎蓬心护守简穆借榻进破沮尼烂曼两袖清风列蛸崚层流辈庙田漠溟且并罄笔难书丘树肉铺沙步商祈申旦达夕士息书囊説谎邃路讨口听房土封无须之祸鶷鸐向晦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