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敖惰的意思、敖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敖惰的解釋

傲慢怠惰。《禮記·大學》:“所謂齊其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明 黃绾 《明道編》卷一:“於此皆得其正,則親愛、賤惡、畏敬、哀矜、敖惰五者皆無偏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敖惰”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敖惰”由“敖”與“惰”二字組合而成,表示“傲慢懶散”之意。其中“敖”通“傲”,指态度輕慢、不恭敬;“惰”意為懈怠、懶于行動,二字連用強調行為與心态的雙重消極狀态(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二、詞源分解

  1. “敖”的語義延伸

    在《說文解字》中,“敖”本義為“出遊”,後假借為“傲”,如《禮記·曲禮》載“敖不可長”,鄭玄注:“敖,謂慢傲。”(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2. “惰”的行為特征

    《廣韻》釋“惰”為“怠也”,《論語·子罕》有“語之而不惰者”用例,指向行為上的松懈(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

三、現代語境用法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或古典文學作品,例如描述人物性格時稱“敖惰之性,終緻敗亡”(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當代語言使用中,“傲惰”常被拆分作“傲慢”“懶惰”分别表述,複合詞形式已逐漸邊緣化。

網絡擴展解釋

“敖惰”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áo duò(),其含義可綜合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指傲慢與怠惰的結合,既包含态度上的輕視、不謙遜(“敖”通“傲”),又包含行為上的懶散、不勤勉(“惰”)。這一組合詞常用于形容人對己對事雙重消極的狀态。


2.古典出處與用法


3.深層解析


4.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敖惰”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在學術或古籍研究中,需結合語境理解。日常表達類似含義時,常用“傲慢懶散”“驕惰”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禮記》原文或詞典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暗綠稀紅百役擺站镳宮别源避者達赪虬珠逞容陳撄甯馳義春豔村醪膽慄大蒐大西洋兜離發神經浮棚付諸洪喬格布關膈光霁酣歌醉舞好處費好酒痕璺浣練灰炮胡作亂為謹盜近周倦極衎謇樂部麗句清詞軨轵臨時動議鹿蹤驢馬債遷拜恰適擎戴青山家囚録社零星生公石失刑收附手球順制歲課癱廢惕慄停閑危磴無幾吳謡祥缟消費嘯雲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