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月寒江
汉语词典释义
“秋月寒江”是汉语成语,由“秋月”与“寒江”两个意象组合而成,字面指秋季皎洁的明月与清冷的江水,引申为形容人品格高洁、心境澄澈,或比喻清幽高远的意境。
本义
“秋月”象征明亮纯净,“寒江”代表清冷宁静,二者结合形成一幅空灵寂寥的自然画面,常见于古典诗词描绘秋夜江景。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08页(商务印书馆,2012年)
引申义
比喻人品性清廉正直,如秋月般光明磊落,似寒江般不染尘埃。北宋黄庭坚《赠李次翁》诗云:“德人天游,秋月寒江”,即以自然意象赞颂高洁人格。
来源:《成语大辞典》第3版,第521页(中华书局,2018年)
最早见于北宋黄庭坚诗文,后成为固定成语。其意境深受道家“清静无为”思想影响,强调超脱世俗的纯净境界。
来源:《中国成语通释》第2册,第307页(语文出版社,2009年)
在古典文学中常借“秋月寒江”营造孤高淡泊的审美意境,如元代散曲“看秋月寒江,钓舟独往”,凸显隐逸情怀。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修订版,第1321页(商务印书馆,2014年)
“秋月寒江,喻人之胸襟澄澈,如秋月之明,寒江之澈。”
来源:《辞源》第3版,第1856页(商务印书馆,2015年)
该成语属“并列式”结构,通过自然意象的并置传递抽象品格,符合汉语“以景喻德”的隐喻传统。
来源:《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第89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当代语境中,“秋月寒江”除形容人品外,亦用于赞美艺术作品的清雅风格(如书画、音乐),或描述远离喧嚣的静谧之境。
来源:《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第4版,第412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年)
“秋月寒江”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qiū yuè hán jiāng,出自宋代黄庭坚的《赠别李次翁》诗:“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字面意象
成语由“秋月”和“寒江”两个意象组成。秋月象征高洁、明亮;寒江则指寒冷清澈的江水,寓意纯净无瑕。两者结合,比喻人心如秋月般明净、江流般清澈。
深层含义
形容品德高尚、内心纯净的人。强调人应保持如自然景物般的纯粹与坦荡,体现儒家“内圣”的修养境界。
用法与结构
现代意义
在当代语境中,可用于赞美他人淡泊名利、心境澄明的特质,或作为自我修养的勉励。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出处原文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宋代诗词选注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哀厉慠忽百口莫辩白色收入八铢钱卑促椑乾肜肜吃铁石俦俪纯熟醇壹佌猥从权粗石大金川大毛公斗蛇二清犯的上富人侯干嚎各白世人丱日还道龢氏饥馑荐臻九荒峻固孔道奁田獠女荔枝奴鹿迒纶命緑萼麻经敏逊驽马鈆刀跑节场平声破奸发伏仆纍轻狡青燐泉原韶警盛气凌人籸盆神虬摄受食干食征帅长亡八蛋仙秩卸头邪僞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