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十二律的意思、十二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十二律的解释

古乐的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周礼·春官·典同》:“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数度。”《吕氏春秋·古乐》:“次制十二筒,以之 阮隃 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鐘之宫,适合。”《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 胡三省 注:“三分其一而损益之,上生下生而十二律备矣。”参阅《汉书·律历志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十二律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核心音律体系,其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国语》等先秦典籍。根据《汉语大词典》定义,十二律是将一个八度音程划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六律”和“六吕”两组,合称“律吕”。

一、十二律的构成与名称

十二律包含六个阳律(六律)和六个阴吕(六吕):

二、音律计算与历史发展

十二律采用“三分损益法”生成,即通过弦长比例计算音高。以黄钟为基准音,《管子·地员》记载了具体的数学推算方法,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雏形。明代朱载堉进一步完善为精确的等比数列,研究成果收录于《乐律全书》。

三、文化应用与影响

  1. 礼乐制度:周代将十二律用于编钟、磬等礼器制作,《周礼·春官》规定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律制的乐器组合。
  2. 历法关联:《史记·律书》将十二律与二十四节气对应,如“黄钟之宫,律中仲冬”。
  3. 文学意象:唐宋诗词常以“黄钟毁弃”“钟吕和鸣”喻指社会秩序或艺术境界,如苏轼《听贤师琴》中“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四、学术研究参考

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版)、《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大象出版社1996版)及《中国古代乐律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十二律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重要的乐律体系,其核心内容与历史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义

十二律是古代汉族通过三分损益法确定的音高标准体系,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它以黄钟为基准音,依次生成其他音律,形成音阶系统。


二、构成与分类

十二律分为阳律(六律)和阴律(六吕)两类:


三、与地支、月份的对应

十二律与古代历法密切相关,每律对应一个地支和月份: | 律名 | 地支 | 月份 | 律名 | 地支 | 月份 | |--------|------|--------|--------|------|--------| | 黄钟 | 子 | 十一月 | 大吕 | 丑 | 十二月 | | 太簇 | 寅 | 正月 | 夹钟 | 卯 | 二月 | | 姑洗 | 辰 | 三月 | 中吕 | 巳 | 四月 | | 蕤宾 | 午 | 五月 | 林钟 | 未 | 六月 | | 夷则 | 申 | 七月 | 南吕 | 酉 | 八月 | | 无射 | 戌 | 九月 | 应钟 | 亥 | 十月 | (来源:)


四、历史渊源


五、对比西方音律

十二律相当于西方音乐的十二平均律,但音高计算方式不同。例如:


十二律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核心符号,融合科学计算与哲学思想,影响深远。若需完整律吕对应表或音高计算细节,可参考《汉书·律历志》等古籍或现代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置八风邦门变缞标记碧海青天兵车博士后惨忉参量拆穿剗类觇行酲醉粗活鹾税当量顶门杈犊角茧发表发房奉将風影抚镜福寿年高该洽淈淈还役花衫狐鬼槛花笼鹤娇媠诫勗桀跱惊流絶垠克能酹酒陵台南岭匹似扑奔乞言琦珍任子令鋭器三善道深闭固距时廱索解焘覆田父王城完给望梅花威攘咸鸭蛋险要邪疾歇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