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倒景的意思、倒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倒景的解释

见“ 倒影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倒景(dào yǐ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词汇,其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及历史文献考辨,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基础释义:倒映的影像

指物体在水面或镜面中形成的上下颠倒的虚像,属现代常用义。

例证:

“湖面如镜,塔影成双,虚实倒景相映成趣。”

词性:名词。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268页,商务印书馆。


二、道家文化专称:仙境意象

特指道家典籍中“日月下方倒悬之景”,象征超越尘世的仙境,属秦汉文献中的特殊用法。

文献佐证:

  1. 《汉书·郊祀志》载汉武帝求仙:“乃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辇道相属焉……将候天神之倒景。”
  2. 唐代李白《赠嵩山焦炼师》诗:“倒景入瑶池,乘龙驾云霄。”

    词源考据:

    “景”通“影”,“倒景”即光线折射形成的悬空倒影,古人视其为仙境异象。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543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三、天文现象术语:大气折射幻象

古代天文观测中,指因大气折射形成的倒置虚像(如“海市蜃楼”)。

科学解释:

《淮南子·天文训》:“阳气胜则景见日下,阴气胜则景见日上”,此“上景”即倒悬之像。

来源: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释天》引天文典籍考释。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21.
  3. 班固.《汉书》. 中华书局点校本, 1962.
  4. 刘安.《淮南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网络扩展解释

“倒景”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三个层面理解:

一、道家术语(读音:dào jǐng)

指天空极高处,日月之光从下向上照射,形成倒悬的光影现象。道家典籍中常用此词描述仙境或超凡境界,例如:

二、自然现象(读音:dào yǐng)

  1. 夕阳返照
    如《宋书·谢灵运传》中“日倒景于椒涂”,描述夕阳余晖映照地面的光影。
  2. 水中倒影
    物体在水中的镜像,如孙绰《游天台山赋》提及“倒景沦涟”,苏轼诗句“倒景扶桑射北窗”也属此类。

三、引申比喻(读音:dào jǐng)

现代语境中可引申为事物态势的逆转,例如局势、景象等与原有状态相反的变化。


注意:该词在古籍中常与“倒影”通用(如、8所示),但读音和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区分。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权威文献以获取更精准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哀而不伤拔苗助长鞭灵走石辩诈摽掠不戴头巾男子汉长至吃软不吃硬道尽途殚得负垫底儿抵午洞照杜二戹运反比例芳节粉蝶粉齑俯拾共理罟擭滚沸鴅瞗激昂慷慨僭滥接舆浸荡警勖金箓集体利益畸翁絶处逢生厥貉决遣抗粮理曲流言惑众霉气星名列前茅蚍蜉酒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愆虞气褊轻驾侵匿濡濯生息蕃庶绳削是以水室天慧偷存萎糜不振威纡吻创文幌闲厕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