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月寒江
漢語詞典釋義
“秋月寒江”是漢語成語,由“秋月”與“寒江”兩個意象組合而成,字面指秋季皎潔的明月與清冷的江水,引申為形容人品格高潔、心境澄澈,或比喻清幽高遠的意境。
本義
“秋月”象征明亮純淨,“寒江”代表清冷甯靜,二者結合形成一幅空靈寂寥的自然畫面,常見于古典詩詞描繪秋夜江景。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08頁(商務印書館,2012年)
引申義
比喻人品性清廉正直,如秋月般光明磊落,似寒江般不染塵埃。北宋黃庭堅《贈李次翁》詩雲:“德人天遊,秋月寒江”,即以自然意象贊頌高潔人格。
來源:《成語大辭典》第3版,第521頁(中華書局,2018年)
最早見于北宋黃庭堅詩文,後成為固定成語。其意境深受道家“清靜無為”思想影響,強調超脫世俗的純淨境界。
來源:《中國成語通釋》第2冊,第307頁(語文出版社,2009年)
在古典文學中常借“秋月寒江”營造孤高淡泊的審美意境,如元代散曲“看秋月寒江,釣舟獨往”,凸顯隱逸情懷。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修訂版,第1321頁(商務印書館,2014年)
“秋月寒江,喻人之胸襟澄澈,如秋月之明,寒江之澈。”
來源:《辭源》第3版,第1856頁(商務印書館,2015年)
該成語屬“并列式”結構,通過自然意象的并置傳遞抽象品格,符合漢語“以景喻德”的隱喻傳統。
來源:《漢語成語考釋詞典》第891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當代語境中,“秋月寒江”除形容人品外,亦用于贊美藝術作品的清雅風格(如書畫、音樂),或描述遠離喧嚣的靜谧之境。
來源:《現代漢語成語規範詞典》第4版,第412頁(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年)
“秋月寒江”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qiū yuè hán jiāng,出自宋代黃庭堅的《贈别李次翁》詩:“德人天遊,秋月寒江。”
字面意象
成語由“秋月”和“寒江”兩個意象組成。秋月象征高潔、明亮;寒江則指寒冷清澈的江水,寓意純淨無瑕。兩者結合,比喻人心如秋月般明淨、江流般清澈。
深層含義
形容品德高尚、内心純淨的人。強調人應保持如自然景物般的純粹與坦蕩,體現儒家“内聖”的修養境界。
用法與結構
現代意義
在當代語境中,可用于贊美他人淡泊名利、心境澄明的特質,或作為自我修養的勉勵。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出處原文或曆史演變,可參考宋代詩詞選注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薄氣不關痛癢從服翠霧悴顔打扣打轉東牀姣婿反其道而行之樊然法乳憤切汞砂骨董鋪故主海蚆含霜履雪和合黑心恨命昏冠活剝火堿節操精湛金花帖子就貢急景卷白波睊睊絶命可甚牢醴兩面政權糧饩陵巒沒遮攔牡飛女國攀車卧轍品别屏鄣诮責讓畔饒頭熱喘人日日近長安遠三頭兩面杉刺子通惑銅象讬咐窩心酒無冬曆夏枭獲效戾俠行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