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抗尘走俗的意思、抗尘走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抗尘走俗的解释

谓热中名利而奔走于尘俗之中。语本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宣和书谱·张徐州》:“不以利名芥蔕於胸次……故其胸中流出而见於笔画者,无復有抗尘走俗之状。” 元 顾瑛 《饯谢子兰》诗:“谈空説有丘壑志,抗尘走俗山泽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抗尘走俗”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为了追求名利而奔走于尘世之中,带有奔波劳碌、未能免俗的意味,常含贬义。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出处及用法:


一、成语释义


二、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

“抗尘容而走俗状”

原指名士庾龢批评某人故作清高却难掩庸俗之态。后世凝练为“抗尘走俗”,强调行为与本心的矛盾。


三、字义拆解与构词逻辑

  1. 抗:
    • 本义为抵抗,此处引申为“显露、呈现”(如“抗颜”指板起面孔)。
    •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抗”有“举,显露”义项。
  2. 尘:
    • 喻指世俗事务(如“尘务”“尘网”)。
  3. 走:
    • 古义为“奔跑”,此处指为某事奔走(如“走卒”)。
  4. 俗:
    • 指世俗名利场(如“脱俗”“俗缘”)。

      构词逻辑:通过动作(抗/走)与对象(尘/俗)的对应,形成并列结构,强化奔波于俗世的意象。


四、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抗尘走俗:谓热中名利而奔走于尘俗之中。

    引例:宋·赵蕃《雨中忆花》诗:“我生抗尘走俗状,每借幽境醒吾魂。”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形容为名利而奔走钻营(多含贬义)。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


五、文化内涵与使用场景


参考文献

  1. 刘义庆. 《世说新语》[M]. 中华书局, 2011.
  2. 王力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 商务印书馆, 2005.
  3.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网络扩展解释

“抗尘走俗”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拼音与释义

2.词源与出处

3.结构与用法

4.例句与语境

5.近义词与关联词

该成语生动刻画了为名利奔波的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批判性。其出处和用法均体现出古代文人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现代语境中仍可用于讽刺功利行为。

别人正在浏览...

按比百径白客板烟边火髀髋城聚出落弹斤估两盗匿答效调挠洞识发富方法风茄凤实覆酱瓿藁茇乖慢龟纹过犹不及荷兰画派惠润互联网鉴彻箭笴甲乙科积恋旌显金轝急危倦目剀易克勒科名狂击狂吟凉能靡类墨渖繁冠沛发谝言破镜重合驱夺爇榇三尺之孤飒擖顺济宿患苕苕痛心疾首苇箫吴市之箫咸味綫鞋逍摇歇晩习惯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