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免的意思、切免的详细解释
切免的解释
斥免。《后汉书·陈忠传》:“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輒切免公台。”
词语分解
- 切的解释 切 ē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切切琢磨”)。 切 è 密合,贴近:切当(刵 )。切肤(切身)。切己。亲
- 免的解释 免 ǎ 去掉,除掉:免除。免税。免费。免官。免检。罢免。豁免。 不被某种事物所涉及:避免。免疫。免不了。在所难免。 不可,不要:闲人免进。 古同“勉”,勉励。 古同“娩”,分娩。 任 笔画数:; 部
专业解析
"切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可作两种解释:
一、作为动词短语:急切地请求免除(责任、职务或惩罚)
指当事人因某种原因(如自认能力不足、处境艰难或避嫌)而迫切恳求上级解除其职务或赦免其过失。
典籍例证:
- 《后汉书·郭陈列传》记载官员因灾异自劾时“切免”职务,体现自责避位之意。
- 《宋书·礼志》载大臣因疾病“切免朝请”,指恳切请求免除参与朝会的职责。
二、作为复合词:严厉谴责并罢免
“切”含“切责、严正”之义,“免”指罢黜,合指因过失遭严厉批评后被解除职务。
典籍例证:
《资治通鉴·唐纪》记监察御史因渎职被“切免”,强调朝廷对失职者的严肃处置。
补充说明
- 单字溯源:
- “切”本义为“用刀分割”,引申为“急切、恳切”(《说文解字》:切,刌也);
- “免”意为“脱去、解除”(《说文解字》:免,脱也)。
- 使用范围: 多见于汉唐史书与奏议文书,属正式公文用语,现代汉语已被“恳请辞任”“革职查办”等替代。
参考文献来源: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后汉书》《宋书》《资治通鉴》原文;
- 许慎《说文解字》对“切”“免”的释义;
- 王力《古汉语字典》对复合词的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切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含义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拼音:qiē miǎn()。
- 核心意义:指“斥免”,即通过责备、批评的方式免除某人的职务或责任。例如《后汉书·陈忠传》中提到“灾眚变咎,辄切免公台”,意为因灾异现象问责并罢免官员。
2.结构解析
- 单字拆分:
- 切:在古汉语中可表“严厉责备”(如“切责”),亦有“切断”之意。
- 免:指免除、罢黜(如“免职”)。
- 组合后强调通过问责实现罢免。
3.古籍用例
- 出自《后汉书·陈忠传》:“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公台。”此处描述因天象异常归咎官员并罢免的史实。
4.现代延伸
-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切断联系,避免接触”,但此释义未见于古籍,可能是基于字面的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5.注意事项
-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若需引用,建议优先参考《后汉书》等经典出处。
如需进一步探讨古汉语词汇的演变,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百拜彪列并传兵诛笔述部执长都沉湎代数学大康丹红道杀雕钻断楮阏绝非世附蝉膏腴贡篚公谷捍城毫不气馁豪弱衡钧江上脚程旧垒蹶蹶筷筒龙藻鸣凤朝阳僻戾青琐拜曲国诎体忍耻含垢日晩日志荣誉奖山眉水眼石留黄失形疏漏顺济侯四危死心眼肃步苏麻琐里滕薛争长停牌同年而校尉承未石五戊详委硝化卸套袭踞信而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