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剧曹的意思、剧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剧曹的解释

(1). 汉 尚书属吏。《后汉书·百官志三》:“令史十八人,二百石。本注曰:曹有三,主书。后增剧曹三人,合二十一人。”

(2).泛指政务繁剧的郎官曹吏。 唐 孙逖 《送赵大夫护边》诗:“欲传清庙略,先取剧曹郎。” 宋 陆游 《贺礼部曾侍郎启》:“刑名钱穀,独号剧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剧曹是古代中国官职体系中的特定称谓,特指中央政府内负责处理繁剧(即繁杂紧要)事务的重要部门或该部门的主官。其核心含义与职能如下:

  1. 释义与职能定位

    “剧”意为繁重、复杂、紧要;“曹”指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剧曹”合称,指职掌繁剧政务的核心机构或该机构的长官。这类部门通常负责全国性、基础性且事务庞杂的关键行政工作,如财政税收(度支)、户籍管理(民曹)、交通运输(二千石曹的部分职能)等,是维系国家机器运转的核心枢纽之一。其地位显要,职责重大,非干练之才不能胜任。

  2. 历史沿革与制度背景

    • 汉代起源:剧曹的概念在汉代尚书台制度中已现雏形。尚书台分设诸曹办事,其中事务最为繁重、紧要的部门被称为“剧曹”。例如,《汉书》记载的“三公曹”(主断狱)、“二千石曹”(主刺史郡国事)等,皆因其职责繁重而被视为剧曹 。
    • 隋唐定制:至隋唐时期,随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剧曹”一词更明确地指向尚书省下辖的关键部门。唐代尚书省六部中,户部(掌财政、户籍)、刑部(掌律法、刑狱)因其事务极其繁杂,常被特称为“剧曹”或“剧司”。如杜佑《通典》载:“比部(属刑部)掌勾会……在尚书为剧曹。” 。
  3. 文献佐证与权威释义

    • 《汉语大词典》:明确将“剧曹”释义为“泛指政务繁剧的官署”,并引《后汉书·百官志》注引蔡质《汉仪》说明其职能之重:“剧曹,主岁尽斋课,属三公。” 。
    • 《辞源》:解释为“指任务繁重的官署”,并指出在唐代特指户部、刑部等 。
    • 《后汉书·何敞传》:提供了具体任职案例:“敞在职,以宽和为政……省息徭役,恩信化行。 后拜尚书,复上封事,言诸剧曹。” 此例印证了剧曹长官需具备卓越的理政能力 。

结论:剧曹是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称谓,精准概括了那些承担国家核心、繁重行政职能的部门及其长官。其词义根植于“剧”(繁重)与“曹”(官署)的本义,历史脉络清晰,自汉代尚书分曹理事肇始,至隋唐六部制下特指户、刑等要害部门。权威辞书(《汉语大词典》、《辞源》)及正史(《汉书》、《后汉书》、《通典》)的记载,共同确立了其作为“政务繁剧之核心官署”的经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剧曹”一词在历史文献中有两个主要释义,结合不同来源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汉代尚书属吏
    指汉代尚书省下设的官吏,主要负责处理繁重的文书事务。根据《后汉书·百官志三》记载,原本设有十八名令史,后因政务增多,增设“剧曹三人”以分担工作。

  2. 泛指事务繁重的官职
    唐宋时期扩展为对政务繁忙的郎官、曹吏的统称。例如:

    • 唐代孙逖诗中提到“先取剧曹郎”,指选拔能胜任繁重事务的官员。
    • 宋代陆游称“刑名钱穀,独号剧曹”,形容掌管司法、财政的部门责任重大。

二、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或唐宋诗文集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卑摄辈行奔飇本刑不抵事不惺憽偿耗谄心翠碧瘁瘁掉头鼠窜都中纸贵断截遁世绝俗阇提花逢七烽戍肐察格西光名骇骇还直华工缓悠悠角持燋金烁石结构孑义嫉恨金雘金鸂鶒揪捽决脰籁钥累席联合柳昏花螟立业谋畔拟法铍针抢问祈盼曲意奉迎容状上网胜仗申擢诗图顺口开河説好嫌歹私造宿意条祈涂月完身瓦藓缊畜无绝乌衣